野望杜甫阅读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 3 / 4 野望杜甫阅读题及答案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 内风尘。下面为大家带来《野望》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 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野望》阅读原文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崖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 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 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城:一作奇,一作年。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 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 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⑷日:一作自。人事:世事。 《野望》阅读题目 ⑴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 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 分) ⑵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 写的。(4 分) ⑶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4 分) 《野望》阅读答案 ⑴参考答案:比喻,以风尘喻战争。 ⑵参考答案: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 ;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③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 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 ⑶参考答案:①三城戍 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②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 ;③一身遥表达漂泊孤寂之苦 ;④ 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 ;⑤未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野望》阅读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 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 真叫人不堪想象。 《野望》阅读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 761 年(唐肃宗 上元二年)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 ,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 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 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 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 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 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 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 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 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 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 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 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 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 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 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 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 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 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 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看过野望杜甫阅读题及答案的人还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