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下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甄题精选检测题.docx

一月下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甄题精选检测题.doc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月下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甄题精选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1、李某是在校高中生,今年16岁,后因与女友发生矛盾,于2005年在宿舍将女友杀死,后逃往外地。李某的父母极力劝说其自首,不听劝告。后李某被公安机关逮捕,其家人为了他能争取得到从宽处罚,将赵某故意杀人案的线索报告给公安机关,并协助将赵某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李某应该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B、对李某应该认定为重大立功 C、对李某不应该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D、对李某可以适用死刑 【参考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因此,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本题中,李某是未成年人,不应当适用死刑。因此,D选项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各项中,()不是国际法的主体。 A、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D、解决投资事端国际中心 【参考答案】:C 【解析】:自然人不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即使他担任某一国际组织的重要职务也不例外。 3、上海市某公司欲申请开办一家全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汇厚银行”。该公司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条件,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二司)递交了材料。一个月后,人民银行总行(二司)委托上海金融时报公告送达了不同意该公司申办“汇厚银行”的决定。该公司可以选择的救济途径有: A、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之后再向国务院申请最终裁决,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B、以人民银行总行二司为被申请人申请复议 C、以人民银行总行二司为被告提起诉讼 D、直接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被告,在其所在地的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A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A正确。人民银行总行二司是人民银行的内设机构,没有法定授权的情况下不具有主体资格,不能够成为被申请人和被告。BC错误。D错在省部级为被告的应当是中院管辖。 4、1979年11月,美国公民杰克逊等9人在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诉讼,要求偿还他们所持有的清政府1911年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的本息,对于此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继承? A、不予继承,因为是恶意债务,恶债不予继承 B、不予继承,因为是清政府的债务,而不是新中国政府的债务 C、应当继承,因为清政府是前政府,则也是新中国政府的债务 D、不予继承,因为对前政府的债务一律不予继承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国家债务的继承。 【解析】国家债务是指一国对他国或国际组织所负的任何财政义务。根据罗马法上的“债务同财产一并转移”的原则,继承国既然继承了被继承国的财产,就应继承其债务。但在现代国际实践中贯彻“恶债不予继承”原则。所谓“恶债”是指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或违背继承国根本利益所负之债,题中的债务即为恶债,对于此类债务,原则上不予继承。故A项为正确答案。 5、某工厂因排污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于3月2日送达该工厂,但决定书送达时,环保部门只是告知该工厂如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未告知起诉期限,在当年的5月10日才告知该工厂起诉期限。下列选项中,该工厂在什么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超出诉讼时效? A、当年的5月25日以前 B、当年的6月2日以前 C、当年的7月25日以前 D、当年的3月2日以前 【参考答案】:B 【解析】:《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6、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邢某被控犯“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以5年有期徒刑。邢某不服上诉,理由是自己偷割电缆变卖所得仅50元钱,顶多属于“小偷小摸”行为。二审法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维持原判。对此,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ing1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会修改套用,既省时又省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