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847年,英国议会的报告说:“我们应当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扩大我们的交往的结果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合理的期望,自然,这种期望是以自由进入这个蔚为壮观的市场为依据的。”为此英国政府决定(???????) A.迫使清廷接受关税协议 B.输入鸦片扭转贸易形势 C.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D.拓展对华资本输出途径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从全球化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的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852年夏,李善兰到上海墨海书馆,与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九卷,与艾约瑟合译了《重学》20卷;其后,他又与伟烈亚力合译了《谈天》18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18卷等书。李善兰的翻译 A.促进了维新思潮迅速兴起 B.推动了中国科技走向近代 C.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5.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而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记载,三元里人民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说明了当地民众(  ) A.逐渐认识到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B.比珠江其他地区民众更具爱国情怀 C.宗族家乡观念强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D.逐渐意识到落后的清政府无法依靠 6.19世纪8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为扩充企业增招资本,它们所发售的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从而促成私人资本竞相向新式企业投资。这表明该企业 A.经营管理规范成熟 B.解决了清廷财政危机 C.具有资本主义特征 D.初步达成“自强”目标 7.1872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华蘅芳在翻译《金石识别》时说:“五金之矿藏往往与强兵富国之事大有相关。”次年又译《地学浅释》是因“金石与地学互相表里,地之层累不明,无以察金石之脉络”。这说明 A.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奠定了社会转型基础 B.翻译西书旨在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晚清民族危机的空前严峻引发译书活动 D.洋务实践推动西方自然科学的传播 8.清朝建立后,在国家的东北边疆和西北边疆采取与行省一督抚制截然不同的军府制加以管辖。晚清时期,政府于1884年改伊犁将军府辖区为“新疆省”,又于1907年撤黑龙江、吉林、奉天将军,设立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晚清政府 A.逐渐沦为“洋人的朝廷” B.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崩溃 C.加强对边疆危机的应对 D.开始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9.李鸿章认为:“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以下内容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上海机器织布局 B.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开平煤矿 10.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美国的《哈勃周刊》和《论坛》都分别撰文,认为“战争确实具有广泛的意义——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这一观点 A.辩证地看待甲午中日战争 B.为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 C.激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D.旨在赞扬日本文明先进性 11.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继之李鸿章、郭嵩焘、薛福成也先后以不同的言词表达了同样的见解;七八十年代以后,论者渐多;甲午以后“中体西用”成为一种流行语,但“西用”已经进推及上层建筑的教育政治体制。这说明“中体西用”(???????) A.具有内在逻辑的矛盾性 B.随时代发展而内涵丰富 C.是近代前期的社会共识 D.阻碍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12.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在变法中开议会 B.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13.19世纪80年代,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试图拟制一种把“中体”缩小、把“西用”扩大的变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