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仿生态环境条件下东北蝲蛄的生活习性观察
?
?
韩叶 高春山 闫春梅 李忠强 刘铁钢 刘慧吉 郑伟
摘 要:为了解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的生活习性,基于仿生态环境条件,对东北蝲蛄的形态特征、食性喜好、蜕壳特征、交配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东北蝲蛄喜食新鲜活鱼,常因抢食而发生争斗;秋季出现蜕壳现象;首次观察到东北蝲蛄交配行为及交配后雌性蝲蛄纳精囊的颜色变化。
关键词: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仿生态环境;生活习性
:S931
蝲蛄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蝲蛄属(Cambaroides)。我国原产三种蝲蛄,分别是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许朗蝲蛄(Cambaroides schrenkii)和朝鲜蝲蛄(Cambaroides similis)。
东北蝲蛄又称螯虾,外壳多为青绿色、黄褐色,外表光滑,甲壳偏硬,副足修长,尾部偏大,身体由头胸部、腹部、额角、眼、触角、大颚、小颚、颚足、胸肢和腹肢等组成[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水域,资源量较多的包括敦化市、通化市等地。东北蝲蛄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的山溪石块中,对水质要求极高,生活水域遭到轻微污染都会致其死亡,从而导致灭绝[2]。东北蝲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虾青素,具有一定的调节和补益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上世纪90年代,因农药污染及人类过度捕捞和介入,野生东北蝲蛄数量急速下降,因其群体恢复能力弱,已经濒临灭绝,成为亟需保护的物种[3]。东北蝲蛄的人工养殖难度高,养殖技术尚未完全攻克,研究资料相对缺乏,虽有学者提出了基础养殖方法和建议[4],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人工繁殖成功的案例,这严重制约了东北蝲蛄种质资源恢复和发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在可控温生态养殖室内模拟东北蝲蛄野外生存条件开展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其生活习性,为今后开展东北蝲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20年7月,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密江河共采集体格健壮的野生东北蝲蛄81尾,充氧运输至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暂养于可控温生态养殖室内。其中雌性32尾、雄性49尾,体长5.8~6.9 cm,平均为6.3 cm;体重5.9~13.4 g,平均为9.0 g。
1.2 试验条件
东北蝲蛄饲养于可控温生态水族箱内。每个水族箱(内水流循环)规格为80 cm×45 cm×45 cm,平均养殖密度为61.7尾/m3,循环水溶解氧6.4 mg/L,水流速4.14 L/min,pH值为8.33,水温10~17 ℃,24小时持续充氧。模仿野外环境放置鹅卵石和水草等,为东北蝲蛄提供躲避场所。每周清污换水一次。每日投喂饵料一次,观察其活动情况,持续观察1年。
1.3 研究方法
每日上午9:00至10:00,下午15:00至16:00观察、记录东北蝲蛄的外部形态结构、摄食行为、蜕壳变化和交配行为等生活习性,并进行拍摄及录像。
在摄食偏好性的研究中,将东北蝲蛄分为三组,每组10尾,一组投喂颗粒饲料,一组投喂新鲜死鱼,一组投喂小型活鱼。每日上午9:00开始投喂,为期2周,通过剩余残饵量判断东北蝲蛄食性偏好。
2 结果
2.1 雌雄外部形态特征区别
除外部基本結构,雄雌东北蝲蛄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殖器官。雄性蝲蛄的附肢进化为向头部方向的生殖肢,雌性蝲蛄的第三对步足基部是一对生殖孔,见封三图1。
2.2 适宜的生态习性
观察结果表明,最佳饲养方式为隔离养殖。初期采用集中饲养,发现其相互打斗、残杀程度严重,死亡16尾。随后采用水族箱隔离养殖方式,有效降低蝲蛄死亡率23.9%。
2.3 食性喜好与摄食特征
通过投喂不同饵料对比,结果表明东北蝲蛄最喜食活鱼。东北蝲蛄对食物的喜好依次为小型活鱼、新鲜死鱼及颗粒饲料。投喂小型活鱼期间,水族箱内基本无残留;投喂颗粒饲料期间,水族箱内残饵剩余明显。在摄食过程中,东北蝲蛄首先用螯足将食物紧紧圈住,再用第一颚足将食物送入口中。首次观察到东北蝲蛄个体之间抢食活鱼的现象,见封三图2a、图2b。
2.4 蜕壳特征
10月12—25日,共观察到4尾东北蝲蛄蜕壳现象,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东北蝲蛄蜕壳时间一致。刚刚蜕壳的蝲蛄身体柔软,颜色呈淡红色,一周后逐渐坚硬。蜕壳期间行动减弱,直至甲壳逐渐硬化后,才开始进行其他活动。10月20日观察到一尾东北蝲蛄螯足蜕壳的现象,新生长的螯足短而细小,与蜕下的外壳形成鲜明对比,见封三图2c。
2.5 交配行为
试验期间,观察到人工饲养的东北蝲蛄交配行为,与自然环境交配时间相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