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之文学常识梳理精要版解读.docVIP

《唐诗宋词选读》之文学常识梳理精要版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宋词选读》之文学常识梳理精要版解读 《唐诗宋词选读》之文学常识 杜审言(约645-708 ,字必简,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王勃(649或650~676),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杨炯(650~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官至盈川(属今四川)令。有《盈川集》。杨炯诗风: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其《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张九龄(678-740), 又名博物,字子寿,广东人,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有《曲江集》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李颀(690-751,居河南。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有《李颀集》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诗内容丰富,以边塞诗、 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 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韦应物(737~792),因曾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左司、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有《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昌黎先生集》。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交流文章)甚多,并称“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刑部尚书。与其好友元稹(zhen )齐名,并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的诗歌理念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属今河南)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李长吉歌诗》。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在同时代的韩、孟、元

文档评论(0)

183****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