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王禹偁《录海人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王禹偁《录海人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王禹偁《录海人书》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录海人书 王禹偁 秦末有海岛夷人上书诣阙者,曰:“月日,东海岛夷人臣某谨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阙下:臣世居海上,盗鱼盐之利以自给。今秋乘潮放舟,下岸渐远。无何,疾飙忽作,怒浪四起,飘然不自知其何往也。经信宿,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而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而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垣篱庐舍具佼而微亦小有耕垦处有曝背而偃者,有濯足而坐者,有男子网钓鱼鳖者,有妇人采撷药草者,熙熙然殆非人世之所能及也。臣因问之,有前揖而对臣者,则曰:‘吾族本中国人也。天子使徐福求仙,载而至此,童男丱女①,即吾辈也。夫徐福,妖诞之人也,知神仙之不可求也,蓬莱之不可寻也,至是而作终焉之计。舟中之粮,吾族播之,岁亦得其利;水中之物,吾族捕之,日亦充其腹。又取洲中葩卉以芼②之,由是吾族延命而未死焉。死则葬于此水矣,生则育于此洲矣,怀王之情亦已断矣!且不闻五岭之戍,长城之役,阿房之劳也,虽太半之赋,三夷之刑,其若我何?’且出食以饷臣。明日,臣登舟而回,复谓臣曰:子能以吾族之事闻于天子乎?使薄天下之赋,休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则万民怡怡如吾族之所居也,又何仙之求,何寿之祷邪?臣因漂遐方,传此异说,非敢隐匿,谨录以闻,惟陛下详览焉。” 此书献时,盖秦已乱,而不得上达,故《史记》缺焉。今因收而录之,以示于后。 [注]①丱(guàn)女:少女。②芼(mào):择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而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掉而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 B.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而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掉而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 C.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而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掉而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 D.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面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掉面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坦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再拜,指拜两次,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B.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华夏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 C.蓬菜,与方丈、瀛洲并列为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上的三座仙山。 D.《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西汉司马迁所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位居住在东海岛屿上的夷人,某天趁大海涨潮时乘舟下海,突遇狂风巨浪,两天两夜之后,风浪把他带到一个神秘的岛屿上, B.岛上的居民生活悠闲,有人躺在地上晒太阳,有人坐在水边洗脚,男人捕提鱼鳖,妇女采撷药草,那种快乐的日子非人世间可比。 C.岛民自称是徐福的后代,他们靠播种携带的粮食(种子)、捕获海产品才存活下来;岛民让夷人转告其希望皇帝轻徭薄赋、休兵等愿望。 D.本文假托秦朝一位海上居民给皇帝上书,说他见到一个没有赋税劳役、严刑峻法的世外乐园,表达了作者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无何,疾飙忽作,怒浪四起,飘然不自知其何往也。(4分) 译文: (2)虽太半之赋,三夷之刑,其若我何?(4分) 译文: 14.文章的末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解析】 10.B(原文标点:风恬浪平,天色晴霁,倚桡而望,似闻洲岛间有语笑声,乃叠掉而趋之。至则有居人百余家,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 11.D(《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12.C(“岛民自称是徐福的后代”概述错误,依据原文岛民说“童男女,即吾辈也”,这也就是说,他们就是徐福所率领的那些童男童女,而非“徐福的后代”) 13.(1)没多久,突然狂风大作,到处掀起巨浪,船随巨浪漂流,而不知它会漂到什么地方。(关键点“无何”“疾”“不自知”每点1分,大意1分) (2)即使占了农民收入大半的高额赋税,一人犯罪、诛灭三族的苛刻刑罚,那些能对我们怎么样呢?(关键点“虽”“太半”“若我何”每点1分,大意1分) 14.①末段交代了这篇上书没有被《史记》记载的原因。②这篇文章是假托海上居民给皇帝上书,末段是为了给读者以真实感。(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秦朝末年,有个在海岛居住的人给皇帝上书,信中说:“某月某日,我这个在东海岛上生活的下臣冒着死罪叩拜并上书给皇帝:我家世代在海上居住,私自取一些鱼盐的收入来维持生活。今年秋天我乘大海涨潮放舟下海,离岸越来越远。没多久,突然狂风大作,到处掀起巨浪,船随巨浪漂流,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