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ppt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联系 韶钢一中 王 弦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阅读资料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当前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对世界各国经济 的影响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 3、西电东送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 南水北调 思考:南水北调工程方案是什么?将水资源调到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为何缺水?我国还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读地图册11页流量、耕地、水资源比较图)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开始抽水一直送到天津,中间要跨过黄河,利用京杭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胡、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是从长江的支流汉江,汉江上面有一个水库叫丹江口水库,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华北平原西部边缘,然后也是过黄河(在郑州以西),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把水送到黄河上游。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东线是从长江下游取水,通过扬水泵站,逐级北送到山东、河北等地 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 穿黄河工程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取水点在江苏省的江都市,早在1961年,当地的人们就开始利用京杭大运河与现有河道,通过九级抽水泵站把长江水引到缺水的苏北连云港、徐州等地市,受益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而且送水的最北端已经到了山东省界,这个工程在当地被叫做江水北调,它不仅缓解了苏北大片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江水北调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工程,接下来的技术问题是穿越黄河。这个水从隧道下面穿过黄河这样过去,那么这一点在国际上、国内都有很多成熟经验,比如说我们黄浦江的隧道、上海地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很著名的英吉利海峡,从英国到法国的连通道也是一个很长的这么一个隧道过去的,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较为复杂,它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取水,引入黄河,以补充黄河水源不足的问题,到那时,黄河断流将不再是人们担心的话题。西线工程,由于它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还要做大量的野外勘探工作,按照规划逐步实现跨流域调水。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南水北调的三条引水线路各有特点,中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区最多,线路最长,目标是向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五个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个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年调水量为140亿立方米左右,取水点是湖北的丹江口水库。(另一线是引三峡水到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所调的水量整个占长江的水量只有百分之几,应该来说对长江总体上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纵横中国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几大流域,形成了一个四横三纵的格局,可以有效调节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达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南水北调全部工程完工后,每年将把40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引向中国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本着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原则,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将会有显著改善。有专家评论说,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又一壮举。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思考: 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m3,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农业76.76亿m3。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