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大暑.ppt

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大暑.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大 暑 二十四节气 目录 一 大暑的由来 二 大暑的农事 四 大暑的诗词 三 大暑的习俗 第一部分 大暑的由来 大暑的由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第二部分 大暑的农事 大暑的农事 抗旱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大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在中国境内,有一些地区一年只能种两季稻,那么,对于这些地区来说,适时收获稻子,不仅可减少大暑节气里雨的危害,而且还能使得下季稻子的及时播种。 灌溉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第三部分 大暑的习俗 送大暑船 斗蟋蟀 烧伏香 大暑的习俗 大暑来临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浙江台州沿海地区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古时人们会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还会在伏天时烧香祈福,叫做“烧伏香”。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第四部分 大暑的古诗 大暑的古诗 三丈危城日暮登, 暑威殊不霁凭陵。 何时太华高峰上, 细嚼松阴六月冰。 ——大暑登东城 (元)许衡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夏日山中 (唐)李白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暮热游荷花池上 (宋)杨万里 感谢观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二十四节气

文档评论(0)

阿狼的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我试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