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教案-蛇的养殖.docVIP

畜牧学教案-蛇的养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10讲 授课日期: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InDoc [输入数字] 年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InDoc [输入数字] 月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InDoc [输入数字] 日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InDoc [输入数字] 节课 授课题目:蛇的养殖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InDoc 教学目的:掌握蛇的养殖 教学重点:蛇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难点: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教 学 进 程 教学方 法及时 间分配 复习提问:鳖的雌雄鉴别? 导言:下面我们再学习一爬行纲的药用动物——蛇的养殖 新课内容:一、蛇的生物学特性 1、蛇的种类与数量 2、我国养殖的蛇类 3、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项目 有毒蛇 无毒蛇 头部 较大多呈三角形 较小多呈椭圆形 颈部 较细 较粗与头部无明显界限 躯干 粗短、不匀称 细长、匀称 尾 短、自泄殖腔孔后突然变细或侧扁 自泄殖腔孔后逐渐变细 颜色 鲜艳者多 不鲜艳者多 瞳孔 裂孔状 多为圆形 毒牙及毒腺 有毒牙1对或3~4对,有毒腺1对 无毒牙,仅有锯齿形小牙 活动状态 常卷曲、爬行慢、安静不惊 多不卷曲、爬行快,易惊恐 性情 凶猛 不凶猛 四、 教 学 进 程 二、蛇的繁殖 1、蛇类行体内受精。一般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 2、交配一般发生在春末夏初。 3、交配时间的长短不同,短的只有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长的则可达24小时左右。 4、人工饲养的雌蛇交配一次,可以连续3~4年产出受精卵。 5、产卵的数目,与蛇的种类、年龄和个体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产卵(或仔)十几个。 6、卵通常产在隐蔽而潮湿的地方,借太阳或枯枝落叶发酵的热而使卵孵化。人工饲养可将卵收集起来,放入垫有沙土、草(约30厘米)的罐或木箱内。 7、卵的发育速度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一般在10℃~15℃才开始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之间。不同的蛇种,卵的孵化期不同,一般需30~40天。幼蛇出生后1~2年达到性成熟,北方寒冷地区需3~4年。    三、食性与食量 1、蛇主要以活的小型动物为食,包括从低等的蚯蚓、蛞蝓、蜘蛛、昆虫,到各类脊椎动物如鱼、蛙、蝌蚪、蜥蜴、鸟、兽等。有的蛇吃蜥蜴、蛇或鸟的卵,有的可吞食其他蛇类或同种蛇类,蛇的食欲与气温关系极大,7~9月为捕食频繁期,此外5月和10月是旺食时期,这与怀卵、越冬有关系。 2、蛇类的食物种类因季节、发育阶段、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如草原蝰在春季以蜥蜴为主要食物,而在夏季则以蝗虫为主要食物;又如极北蝰和蝮蛇成体以鼠类等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而幼体则以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乌梢蛇在野外以蛙为食,而人工饲养时则喂小白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还可用精肉填喂 四、蛇的冬眠: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8℃~6℃时,蛇就停止活动, 气温降到3℃~2℃时,蛇就处于麻痹状态, 如果蛇体温度下降至-4℃~-6℃时就会死亡。 在自然条件下,蛇通过冬眠死亡率高达34%~35%,人工越冬则不然。所以蛇类在每年秋末就把身体养肥,积蓄足够的营养,然后就钻进地下、树洞或草堆里进行冬眠。 主要靠蓄存的养料来供给自身有限的消耗,维持生命活动。到翌年春的4~5月份,天气变暖后才苏醒过来,再回到大自然活动。 在每年冬眠时期,经常发现同种或几种蛇类几百条聚集在一处,这样可增高体温1℃~2℃,减少水分蒸散,并有利于翌年春季出蛰后增加雌雄交配的机会。 五、我国养殖的两种蛇 银环蛇 【别名】 寸白蛇、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蛇、银脚带、银宝印、银报应、白菊花、手巾蛇、花手巾、节节乌、白节蛇、百节蛇、竹节蛇、雨伞蛇、银包铁、九道箍、霸王鞭、笛子蛇、团箕夹、断肌甲、簸箕甲、洞箫蛇 【形态】 体长1米左右。全身背鳞有15行,背面正中一行鳞旗(背鳞)扩大呈六角形。身体的背面黑色,上布许多狭的白环,通身的环数有20~50+7~17个;腹面白色。 【生态】 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地带的多水之处,多在夜

文档评论(0)

平安又喜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