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亚细亚的孤儿中日本人的形象(论文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浅谈亚细亚的孤儿中日本人的形象 2
一、电影创作背景分析 2
二、温暖可爱的日本女子形象 2
(一)理想女性内藤久子 3
(二)鲜花一样娇美的鹤子 4
(三)亲切温厚的房东太太 4
三、丑恶残暴的日本男人形象 4
(一)横暴贪婪的“老猫子”校长 5
(二)残暴血腥的日本人群像 6
四、“在本土”和“在异国”的日本人形象 6
文2: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中的儒学思想 7
一、吴浊流的汉学生涯 8
二、胡太明的启蒙导师:彭秀才和胡老人 11
三、胡太明生命中的两个儒学空间: 15
四、由道入儒:胡太明的心路历程 19
参考文摘引言: 20
原创性声明(模板) 21
文章致谢(模板) 21
正文
浅谈亚细亚的孤儿中日本人的形象(论文资料)
文1:浅谈亚细亚的孤儿中日本人的形象
一、电影创作背景分析
经过改编的《亚细亚的孤儿》电影为我们记录了台湾这个岛屿所发生的惨痛经历,道出了这里的人民无法掌握自我命运的无奈和悲戚。在当时的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在祖国各地都不受欢迎,他们被认为是日本人的间谍,处处受到排挤,不被信任,在夹缝中生存的台湾人民受尽苦难。主人公胡太明作为台湾沦陷后中国知识分子现状的典型,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经人生百态,他所接触的日本人也有善恶和不同的命运。这里有给主人公美好感情的久子,让他温暖的房东太太和她女儿鹤子,贪婪粗暴的校长,丧失人性欺辱中国人的军官,还有为国家和民族担忧的青年。这些人事或多或少都有吴浊流亲身经历的影子。例如,吴浊流电影中美好形象的久子,主要是以他曾经爱慕的袖川为原型。吴浊流在台湾教学期间,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请来了一位生长在台湾的日本籍女教员袖川,她刚大学毕业,青春活力,无疑吸引着年轻人眼光,虽然从小在台湾长大,却有着日本女人那种内在温婉的含蓄美。她大方健谈,知识面宽广,喜欢和吴浊流聊天。电影中的胡太明像吴浊流一样,出生书香门第,满腔抱负却怀才不遇,生活在黑暗日据时期,面对苦难的生活和这个残酷的世界,既在黑暗中总能看到人性赤裸裸的丑恶,也在黑暗中感受到人性温暖的光辉。
二、温暖可爱的日本女子形象
《亚细亚的孤儿》电影中,女性角色多是美丽善良的,拥有令人无法阻挡的魅力,像是梦境中走出的温暖仙子。在《亚细亚的孤儿》电影中日本人的形象塑造上,担当正面形象的依旧是女性居多,本文将选取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进行分析:胡太明爱慕的久子,善解人意的鹤子,房东太太。
(一)理想女性内藤久子
“太明忘了过去的一切,去日本留学,以展开自己新生的一页。他这样想着,眼前豁然开朗了。”看到这里,不禁想到中国新时期的鲁迅,为挽救更多国民而去日本求学治病救人的情形,可是,结果怎样呢?还不是怀着失望沉重的心情回到故国。太明的出国,也难免会遭受到这种境遇。他在日本,目睹了日本人的群像。
在太明眼中,久子是跳着“羽衣舞”“简直可以和天上的仙女相比拟”的完美女性,她与中国女子相比,不仅内在同样温柔可爱,还散发着别样的味道,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而产生的独特气质。在台湾,作为日本女子,同时又拥有曼妙的身材、美丽的脸庞和高贵的气质,惹人怜爱,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优越感,甚至作为一个女子,没有太过深入了解这个特殊的时代,从而对自己的民族有一种骄傲,而这种骄傲在中国人眼中甚至有些无知。可是她毕竟是女子,撇开民族和身份,她的确是一位善良美好惹人喜爱的少女,当太明的学生被学校录取时,对于作为老师的太明也是一种荣誉,久子是真心向他道贺,犹如朋友般很自然邀请他出游,请他吃日本料理,请他去她家,这些都是出于礼数,把握有度,不失风范,但却也有女孩子的那种心思想要推荐她觉得美味的事物给他,就像小孩子的那种需要得到肯定和赞扬一样,久子是天真可爱的,在太明要离别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挥帕再见的场面,内心情感的压抑让这位女子显得楚楚可怜,令人疼惜。但这位日本女子,因为身份的原因,始终是与太明保持距离的。他们暗生的情愫最终只是在现实的压抑下深沉水底,曾经的点点滴滴永远只能在心底暗涌流动。在最后,久子与太明一前一后走在路上,千言万语也是苍白的挣扎,“太明一句话也不说,身后的久子也低着头,默默地跟着他,但彼此的胸间却互相交流着沸腾的热血”。这样的距离,咫尺天涯,曲折的小路,在心底回旋无数次,再小心的步伐,也无法走过这道墙,年轻的时候,总有些无法越过去的坎,留下些遗憾让你一辈子缅怀,无声的言语是对这个不堪的世界的控诉,无疾而终的感情就像一场梦境,让你欲罢不能,却难以真实把握,久子最终离他而去,太明只能把她当作心里的一点涟漪,渐渐淡去。因为这个社会,这种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