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重“和”,以和为贵,但不是无原则片面追求“和”,而是不违背礼法,不为和而和。“和而不同”重点在“和”,同时强调承认差异,强调对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和而不同”不等子“不同而和”,朱熹解释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理解和尊重具体体现为“和”,但理解和尊重不是曲意逢迎。 和而不同,以礼节和,关键在于“礼”。孔子说:“礼也者,理也。”显而易见,和平与和谐需奠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的国结。然而,由于对彼此缺乏了解等原因,不同国家与区域之间还充斥着猜疑甚至敌意,有的则不顾及诸如平等、相互尊重等原则,以自身的傲慢与偏见看待他国、敌视其他民族。和平必须奠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之上,当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经济下滑,尤其需要国家间的互助与协作,各国政府和民族之间应求同存异,彼此尊重不同的想法。 世界上最根本的理,在于“爱”“敬”二字。儒家重视孝悌,正是视爱与敬为“政之本”。孔子主张“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汉代亦有“人道之极,莫过爱敬”的说法。西方有博爱精神、神圣观念,与中国儒学的仁爱精神、敬畏观念殊途同归,世界各国与各民族只有互相理解,求大同、存小异,真正发扬“爱与敬”的文化精神,才能为世界和平奠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在于以人为本,思考人性和人的价值。人是社会的人,就应该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孔子教人修文德,立忠信,注重克己推己的修己功夫,这也是儒家思想学说的精髓与根本。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称这个“一”贯之道无非就是“忠恕”而已。忠,克己修己;恕,推己及人, 在早期中国,“一”意味着整体思维。孔子说“夫礼,必本于太一”。现实世界有数不尽的两两相对的关系,要有“一体”思维、“整体”的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则要遵从“忠恕”之道,有修己而推己的换位思考。中国圣王之道无非“忠恕”而已,“忠”是人们修养的基础,“恕”是为人处世的境界。修己使个人庄敬,修己以安他人,修己以安顿百姓,这是极高的境界。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安百姓,和天下,这是和谐世界的需要。“忠恕违道不远”,人若做到“忠恕”,距离“道”就很近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可为,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人们好像不难孝亲,却未必能将这种“亲亲”之心推衍放大。人能“亲亲”,才有可能“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够“泛爱众”。儒家特别看重“忠恕”的修养方式,称之为“君子之道”,就是希望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英国作家贡市里希说,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世界知名学者孔汉思说,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两个伦理框架,一个是人道,即孔子说的仁;第二个是孔子在人文规则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人如能正身修己,尊重包容,以忠怒之道勉力而行,并将这种修养方式由人与人,拉至国与国,扩于民族、宗教、文明之间,世界大同理想就不难实现。 (摘编自杨朝明《用儒学智慧助力世界和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重“和”,以和为贵,既强调“和而不同”,又提倡“不同而和” B“爱”“敬”是儒学的仁爱、敬畏观念与西方博爱、神圣观念的共同旨归。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尤其注重“一体”思维、“整体”观念。 D忠恕即忠信诚实、推己及人,是儒家推崇的修养方式,被称为“君子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了“和而不同”与“忠恕”的现实意义 B文章运用引证法、对比论证,有力论述了发扬“爱与敬”的文化精神的作用。 C围绕孔子的“忠恕”学说,文章论述了修已、推己能安百姓、和天下的道理。 D引用贡布里希与孔汉思的话,文章强调了推行忠恕之道实现世界大同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性与道德的团结是人类社会和平与和谐的基础,它要求政府、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彼此尊重。 B儒家思想学说的精髓与根本是修文德、立忠信、克己推己,它回答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 C“忠恕”之道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忠”是人们修养的基础,“恕”是为人处世的境界。 D孔子的仁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全球最基本的伦理框架,后者的作用更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疫情期间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正在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在线下传统商业服务场所受隔离措施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