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 z
让写作随情而去
——解读?文心雕龙?想到的
董农美
〔播送电视大学 213001〕
[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勰?文心雕龙?中关于写作主体所应具备的四大情感特征的解读,分析了造成高职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阐述了在写作教学中,对写作主体进展情感熏是提高写作能力重要手段的道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 勰 写作主体论 高职学生 情感熏
Written with Disposition
—— on Liu *ies WEN*IN DIAOLONG
Dong Nongmei
(Jiangsu Changzhou TV Radio Universit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writing subject’s four major dispositions in Liu *ie’s WEN*IN DIAOLONG,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key reasons for the high cost yet inefficient teaching of writ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at in writing cours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writing subject’s disposition is a crucial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writing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a preliminary scheme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proposed.
Key words: Liu *ie; writing subject theory;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disposition cultivation
一
?文心雕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艺理论巨著。至今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没有哪一部著作可以与之媲美。它全面总结和阐释了文学原理、文体、创作、批评等问题,“体大而虑周〞,论述精辟,是我国文艺批评最权威的典论著。
我们通过解读,感悟到的是作者勰对写作主体情感的深刻精到论述。他善于体察写作心理,体察写作情感,他对写作情感论述之充分、具体,令人以为他是一位著述或创作十分丰富的著作家或文学家。他对写作主体情感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情感,这是写文章的先决条件之一。“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而符外者也。〞〔?体性?〕。写诗要“为情而造文〞,不能“为文而造情〞。〔?情采?〕写作辞赋要“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诠赋?〕;即使写实用文也要“情往会悲,文来引泣〞〔?哀吊?〕,要“辞为心使〞,而不要“情为文使〞〔?章表?〕。总之,对写作主体来说,情感问题,不管写何种文章都是同等重要的。
2、写作主体的情感要具有易感性。勰在?物色?中说,一年四季自然界物象变化万千,“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一般人如此,写作主体更是如此:“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物色?〕正是具有如此的易感性,所以写作主体总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这是写作主体特有的心理品质。从当今的心理学角度看,易感性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情感的敏感程度,是与情感迟钝性相对立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一特征说明,写作主体在最初看到*一客观现象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在一瞬间激发起一种“感物起兴〞的兴发震动。这使写作主体迅速进入体验的激情中,并逐渐形成写作的情感高潮,形成对写作主体的写作极其有利的主观条件。
3、写作主体的情感要具有丰富性。这一特点是与易感性严密联系的。外界客观事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它们却常常显示出一些情感特征,呈现出诗情画意,引发写作主体的各种情感。可是并非人人都能睹物兴情,只有那些情感丰富的人才可能被激发出各种情感。“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情吟志,莫非自然。〞〔?明诗?〕原来人类情感本是很丰富的,写作主体的情感更是如此。有“情往会悲〞的悲苦,也有“酣歌谈笑〞〔?时序?〕时的欢乐;有“大方以任气〞之“气〞〔?明诗?〕,也有“志思蓄愤〞之“愤〞〔?情采?〕。
4、写作主体情感要有强烈性。勰说,“发愤以表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