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目 录
TOC \o 1-1 \h \z \u 一、浇筑混凝土安全措施 2
二、混凝土施工资源需用量及人员配置 4
三、特殊部位振捣措施 6
四、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7
五、混凝土浇筑路线、振捣要求 9
六、墙柱接茬处砂浆量计算 10
七、墙柱、梁板分强度等级浇筑质量保障措施 11
八、楼梯间混凝土留茬部位、措施 11
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一、浇筑混凝土安全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马道的搭设
马道采用之字型马道,宽度 1m,坡度为 1:3。采用钢管搭设,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为 1m,马道两侧及平台外围设置 1.2m 和 0.6m 高的双道防护栏杆及 180mm 高挡脚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表面刷黑黄警示色。斜道脚手架采用50mm 厚的木脚手板顺铺,接头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压住上面的板头。每隔
250-300mm 设 20-30mm 厚的防滑条。平面位置见下图
2、混凝土浇筑前桥道的搭设
上人马道搭设位置
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铺设专用桥道,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桥道支撑架采用直径 18 钢筋焊制马凳,宽度 700mm,高度 500mm,板上布置间距800mm。在马凳上铺两块脚手板用扎丝固定,铺设脚手板接头部位搭接设置, 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其伸出长度不应小于 100mm。桥道铺设位置及马凳图见下图
桥道搭设平面布置图
桥道下马凳图
二、混凝土施工资源需用量及人员配置
1、混凝土施工资源配置
混凝土施工资源需用量
序
序
备
注
内 容
数 量
号
管理人员
3 人/班
浇筑量大、协调难度大时适当增
混凝土操作人员
10 人/泵·班
加
卸料、前台布料、振捣、抹光人
人
辅助人员
4 人/班
钢筋、模板维护工,水电维护工
1
员
塔吊、布料机操作人
每一机械每班 2 人
机械数量视浇筑情况而定
员
输送泵操作人员
1 人/泵·班
试验检测人员
1 人/班
序
序
备
注
内 容
数 量
号
普
工
5 人/班
搅拌站至至现场,数量视浇筑量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5 辆/泵
大小调整
3 台地泵
混凝土输送泵
地泵层高较高后使用
设
1 台汽车泵
备
混凝土布料至浇筑部位(使用地
2
混凝土布料杆
3 台(HG15,R=15m)
机
泵时使用)
具
泵管
150m /泵(?125)
10 套(?50)
插入式振动器
混凝土振捣
8 套(?30)
材
3
混凝土养护用材料
据养护面积而定
塑料薄膜、麻袋等
料
2、人员配置及职责
混凝土施工人员配置
序
序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号
1
季何建
项目执行经理
混凝土浇筑前验收及浇筑质量总负责
2
符海磊
技术负责人
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模板验收检查
3
陈芝林
木工工长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情况检查
4
张文超
技术员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顶板水平度测量
负责混凝土调度、过程质量控制及模板窗下部位混
5 王 勇 生产经理
凝土浇筑敲打检查等
6
刘志泉
保管员
负责混凝土进退场收料及混凝土强度标号复核
混凝土班组
胡校伟、胡校峰
混凝土振捣手
7
钢筋班组
张云飞
负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调整
8
木工班组
李井元
负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加固及顶板模板水平
胡 欢
度调整等
9
水电班组
符卫卫
负责浇筑过程中水电预埋线盒线管套管加固及位
置纠偏等
三、特殊部位振捣措施
1、墙体抗渗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浇筑,先浇筑部分抗渗混凝土,再浇筑与之连接部位普通混凝土。
2、墙、柱下灰:每次下灰厚度为500mm,下灰遇到门洞口时,应从门洞两侧同时下灰,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遇窗洞时先从一边下灰,待砼穿过窗底从另一侧冒出,且冒出高度超过窗底时再从两侧对称下灰。特别注意楼梯间窗洞口处混凝土振捣,窗洞口下有两道梁,注意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振捣。钢筋密集处配备直径 30 振捣棒振捣。木工在所有外墙内侧窗洞口下开直径 20mm 洞口用来检查混凝土浇筑程度。
3、墙、柱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以 400mm 为一振点,振捣棒下落时从墙板中间下落, 柱从四角及周边下落,
再由中心下落。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 50mm 左右(以垂直标杆尺和振动棒上记号控制)。在内外墙交界处、转角处应加强振捣,保证密实,在门洞口振动棒距洞边 300mm 处下振,门洞两侧暗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
4、由于墙体上的暗柱、暗梁钢筋很密,混凝土浇筑难度很大,因此,浇筑时应配备钢钎,将局部较密的钢筋的间距适当扩大,并配备一定数量的Φ 30 振动棒,进行细部振捣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同时应配备专人,在模板的外侧进行补振,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密实。
5、洞口进行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应均匀对称,振捣棒距洞边≥30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