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 一、 基本原理 1、吸附原理 当两相组成一个体系时, 其组成在相界面与相内部是不同的, 处在;两相界 面处的成分产生了积蓄(浓缩) ,这种现象称为吸附。吸附处理废气时,吸附的 对象是气态污染物, 被吸附的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 吸附气体组分的物质称为吸 附剂。 使已被吸附的组分从达到饱和的吸附剂析出, 吸附剂得以再生的操作称为脱 附。即被吸附于界面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离开界面重新进入体相的过程, 也成 解吸。 而当吸附进行一段时间后, 由于表面吸附质的浓集, 使其吸附能力明显下 降而不能满足吸附净化的要求, 此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是吸附剂上已吸附的吸 附质脱附, 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这个过程成为吸附剂的再生。 因此,在实际 工作中,正式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再生—吸附的循环过程, 达到除去废气中污染 物质并回收废气中有用组分的目的。 脱附过程是在吸附剂结构不变化或者变化极小的情况下, 将吸附质从吸附剂 孔隙中除去, 恢复它的吸附能力。 通过再生使用, 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废渣 排放量, 同时回收吸附质。 被吸附的组分重新释放, 释放的气体浓度高于原混合 气的浓度。促进解吸的条件有: (1)提高温度(热再生; (2 )抽真空以降低压力 (变压解吸附);(3)降低吸附剂周围组分的浓度(空气吹扫) 。 2、吸附机理 吸附和脱附互为可逆过程。当用新鲜的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吸附质时,由于 吸附剂表面没有吸附质, 因此也就没有吸附质的脱附。 但随着吸附的进行, 吸附 剂表面上的吸附质逐渐增多, 也就出现了吸附质的脱附,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脱 附速度不断增大。 但从宏观上看, 同一时间吸附质的吸附量仍大于脱附量, 所以 过程的总趋势认为是吸附。 当同一时间吸附质的吸附量与脱附量相等时, 吸附和 脱附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称为达到吸附平衡。 平衡时, 吸附质在流体中的浓度和 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不再变化, 从宏观上看, 吸附过程停止。 平衡时的吸附质 在流体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在吸附剂中的浓度称为平衡吸附量。 当吸附质与吸附剂长时间接触后,终将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量是吸附剂 对吸附质的极限吸附量, 亦称静吸附量分数或经活性分数, 用 表示,无量纲。 X t 它是设计和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参数。 吸附平衡时, 吸附质在气、 固两相中的浓度 关系,一般用吸附等温线表示。 吸附等温线通常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也常用各种 经验方程式来表示。 3、吸附量 吸附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吸附剂上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通常以 kg 吸附质 /kg 吸附剂或质量分数表示,它是吸附剂所具有吸附能力的标志。在工 业上吸附量称为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有两种表示方法: (1)吸附剂的静活性 在一定条件下, 达到平衡时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即为其静活性。 对一定的吸 附体系,静活性只取决于吸附温度和吸附质的浓度或分压。 (2)吸附剂的动活性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将气体混合物通过吸附床层,吸附质被吸附,当吸 附一段时间后,

文档评论(0)

JeffS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