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大厦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大厦
TOC \o 1-1 \h \z \u 一、 工程概况 1
二、 编制依据 1
三、 管理制度及网络 2
四、 施工现场扬尘主要来源 2
五、 现场扬尘控制目标 2
六、 扬尘控制措施 3
七、 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5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大厦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大厦
PAGE
PAGE 3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连云港市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相关标准,特编制本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序号1项 目内 容
序号
1
项 目
内 容
工程名称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大厦
项目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西侧为花果山大道,南侧为
2
工程地址
银台路,东侧为规划道路,北侧为盐池西路。
3
建筑面积
64702m2
4
结构形式
框架-核心筒
5
建筑层数
地上 24 层 地下 1 层
6
建设单位
江苏新海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
设计单位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8
监理单位
连云港连宇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9
施工总包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
三、管理制度及网络
1、针对本工程特点及扬尘防治要求,制定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管理责职 和扬尘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人员的职责,
2、建立健全扬尘防治管理网络,成立防治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及时召 开扬尘防治工作会议,部署扬尘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施工扬尘。
组长侯磊
组长
侯磊
副组长
赵江
成员
张振华 郑文博 宫大鹏 徐光
3、管理班子平时对本项目的扬尘情况建立工作作业台帐,明确控制点、 措施及整改情况。对各班组成员进行防尘治理卫生教育,做好防尘工作。
四、施工现场扬尘主要来源
1、土方开挖及土方回填产生的扬尘;
2、清理施工建筑垃圾产生的扬尘;
3、搅拌作业产生的扬尘;
4、水泥、石灰等材料产生的扬尘;
5、工地未及时清运的土方、裸露的地面产生的扬尘;
6、装饰分部粉刷时搅拌水泥产生的扬尘。
7、现场各种来往车辆产生的扬尘。
五、现场扬尘控制目标
工地围挡率 100%,施工现场道路硬化率 100%,施工现场裸土覆盖或绿化率 100%,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率 100%,施工现场出入口冲洗设备率 100%, 车辆出行工地车轮冲洗干净率 100%,拆除工程洒水降尘率 100%,道路清扫不产生二次扬尘污染,施工楼层不随意抛撒。
六、扬尘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 C30 混凝土硬化 10cm 厚。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碎石等)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道路一侧设置洒水装置,可以覆盖现场硬化道路及工作区域。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坡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6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 混凝土场地)。
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规划市区班时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 100 m 3以上的工程,应
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周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成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办公区、生活区垃圾: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 200 人以下设置一组,
200 人至 500 人设置二组,500 人以上设置三组。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