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输入输出管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什么是外围设备? 简单来说,除CPU,内存和总线外的独立设备皆可称为外围设备。 什么是I/O管理? 即管理外围设备,实现外围设备的通信、分配、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第2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设备分类 根据不同的观点,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信息传送方向不同可分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两类: 输入设备:计算机用来“感受”或“接触”外部世界的设备, 它将从外部世界来的信息输入给计算机。如 键盘、光字符阅读机、电传输入机、 数字化仪等 输出设备:计算机用来“影响”或“控制”外部世界。它将 计算机加工好的信息输出给外部世界。 如:宽行打印机、绘图仪等。 第3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设备分类 按传输速率分类 低速(如键盘):每秒几个字节到数百个字节 中速(如打印机):每秒数千个字节到数十千个字节 高速(如网卡、磁盘)每秒数百千个字节到数兆个字节 按传送信息单位不同可分为字符设备和块设备两类 字符设备:设备上传送的信息是以字符为单位组织的,如键盘、打印机等。 特征:传输速率低;不可寻址;中断驱动方式 块设备:设备上传送的信息是以块为单位组织的, 如磁盘、光盘等。传输速率高;可寻址;DMA方式 第4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8.1.2 输入输出的管理功能 状态跟踪 (设备控制块 DCB) 设备存取 设备分配 设备控制 第5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8.1.3 设备独立性 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操作系统屏蔽物理设备的各种实际特性,以一种独立、稳定、统一的接口对应于某一类物理设备,这些接口即为逻辑设备。 思考:为什么要定义逻辑设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第6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8.1.3 设备独立性 使用逻辑设备的好处: 用户或程序将精力放在功能的应用或实现上,不必关心实际的物理设备特性。 一台物理设备可对应于多种逻辑设备,实现设备共享。 第7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设备独立性的实现 用户程序 系统调用接口 文件子系统 设备控制器 应用层 设备驱动程序 字符设备 块设备 高速缓存 操作系统 物理设备层 第8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8.1.3 设备独立性 实现设备独立性的优点: 方便用户 改善设备利用率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适应性 第9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1 I/O 管理概念 8.1.4 设备控制块(device control block,DCB) 设备控制块:系统为每一台设备都配置了一个用来记录设备的硬件特性、连接和使用情况的一组数据结构。 设备名 设备属性 指向命令转换表的指针 在I/O总线上的设备地址 设备状态 当前用户进程指针 I/O请求队列指针 设备控制块 第10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2 缓冲技术 为进一步解决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引入了缓冲技术,也可用于解决程序所请求的逻辑记录大小和设备的物理记录大小失配的问题,是有效的利用cpu的重要技术。 第11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2 缓冲技术 缓冲技术的实现原理 当某个进程进行数据输出操作时,先将数据送入缓冲区,当缓冲区满时再将缓冲区的内容送到输出设备上; 反之,当一个进程完成输入操作时,先将输入设备上的数据送入缓冲区,当缓冲区满时,再由CPU将数据取走。 第12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2 缓冲技术 在缓冲管理中必须建立缓冲区, 缓冲区的设定有两种方式: 硬件方式:缓冲器——容量较小,增加成本, 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的一种存储装置。 软件方式:从主存空间中划定出一个特殊的 内存区域作为缓冲区,以便于在I/O操作 期间用来临时存放I/O数据。 第13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2 缓冲技术 例:磁盘的“提前读”和“延迟写” 提前读就是把要读的数据提前放到内存里,等到要用的时候就直接从内存里取,提高效率。 延迟写就是把要写的数据先都放到内存里,等积累多了再一次性写到硬盘,降低对硬盘的读写损耗。 第14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