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常简要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下文常汇总 1.文体:小说,出处: 《呐喊》,作者:鲁迅。 2.本文叙述的是 “我”少年时一段看水乡社戏的往事,通过外来少年 “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 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还表达了作者对未受现代 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 3.作品围绕 “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 《回延安》 1.作者:贺敬之。 2.这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信天游”的形式,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回——忆——话——看 ——颂 3.这首诗以 《回延安》为题,突出一个 “回”字,描述 “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过去延安难忘的岁月, 展现延安的风土、人物、革命传统等。 《安塞腰鼓》 1.作者:刘成章。 2.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 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和蓬勃的生命力。 《灯笼》 1.作者:吴伯箫。 2.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散文。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 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 “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 家充当 “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大自然的语言》 1. 《大自然的语言》根据 《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作者竺可桢,浙 江上虞人。气象学 家、地理学 家。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文体:事理说明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作者 阿西莫夫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 《基地》 《 新疆域 》。 2. 《恐龙无处不有》在说明 “大陆漂移”:在说明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 “板块构造”理 论 (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 “板块构造”学说)。 3. 《被压扁的沙子》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 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主题易混) 《大雁归来》 1.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作者始终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 他看大雁 仿佛看人一具有高贵的灵魂与品格的人。 《时间的脚印》 1. 《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科普作家。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 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 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 情。 《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本文是 《桃花源诗》前 的序文。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陶渊明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心中桃花源环境优美、和平安宁, 百姓热情淳朴、安居乐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3.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 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 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石潭记》 1.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著有 《柳河 东文集》。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 “韩柳”。代表作有 《永州八记》 《三戒》 《捕蛇 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 《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一篇

文档评论(0)

人間有味是清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