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值应小于2.07 mmol/L 不稳定心绞痛或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冠心病或者卒中患者同时还患有糖尿病 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值应小于2.59 mmol/L 冠心病 卒中/TIA 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慢性肾病 注:TIA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低危患者也需要积极控制血脂 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个且TC≥240mg/dL, LDL-C≥160mg/dL, 您的LDL-C目标值应小于3.37mmol/L(130mg/dL) 中危患者 低危患者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个,您的LDL-C目标值应小于4.14mmol/L (160 mg/dL) 不能仅凭化验单上的箭头判断血脂是否达标 判断您的血脂水平是否达标,不能仅凭化验单上的箭头,还需要综合考虑您的年龄、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您的血脂化验单上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箭头 我怎样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冠心病呢?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 注意定期检查血脂 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具有药物治疗指征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治疗需同时开展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鼓励适度体力活动 若超重或肥胖,鼓励减重 考虑咨询营养师 Jacobson TA,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4 Sep-Oct;8(5):473-88. 生活方式治疗 对于具有药物治疗指征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治疗需同时开展 健康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础 心理平衡 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合理膳食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 肉、鱼、禽类 2-3两/天 (鱼:每周2次) 奶制品 无脂或1%的低脂牛奶及其制品, 至少半斤/日 蛋类 2个/每周 水果 中等大小1-2个 蔬菜 8两-1斤 谷物、大米和干豆 4-6两/日 选择全麦、豆类食物,少吃精制食品、油炸食品和糕点,可偶尔吃低脂或水果等甜食 注:必要时可补充2-3克植物固醇 您还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冠心病患者也应该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 散步 跳舞 游泳 太极拳 注意 有以下情况时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心绞痛频繁发作,或休息时亦有疼痛; (2)难以控制的明显的心律失常; (3)失代偿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静息时气短,心慌,浮肿); (4)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病。 运动量应掌握在最高心率100-120次/分间 药物治疗,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 您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有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水平,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用的调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等 我给您处方了他汀类降脂药,您一定要按时服用 高脂血症诊疗规范 血脂异常的定义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 (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诱发因素 高脂血症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是“隐形杀手” 血脂异常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是“隐形杀手”。多数在化验检查时发现。随病程进展可能出现: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等 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急性胰腺炎 临床血脂检查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单位 总胆固醇 TC mmol/L mg/dL 甘油三酯 TG mmol/L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好胆固醇”) HDL-C mmol/L 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坏胆固醇”) LDL-C mmol/L mg/dL 高脂血症分为四种类型 高脂血症有哪些危害呢? 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类疾病的统称 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吸烟 高血糖 高脂血症 肥胖 ……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一类疾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 缺血性脑卒中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外周动脉粥样 硬化性疾病 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影像学确认的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泡沫细胞 脂质条纹 内膜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纤维斑块 复杂病变/斑块破裂 卒中 TIA 心肌梗死 心绞痛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外周动脉疾病(PAD) 内皮功能 从十岁开始 从三十岁开始 从四十岁开始 主要是脂质积累 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形成 血栓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