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长海股份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
1. 长海股份:全产业链布局,差异化竞争
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5 月,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国内领先 的专业化玻纤复合材料制造商。2011 年于创业板上市,2012 年出资收购天马瑞盛 100%股份, 进入化工制品行业,同年开始了对天马集团为期 4 年的收购进程。2015 年 2 月,公司控股常州 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积极扩展产业链。
产品方面,公司形成“玻纤纱—玻纤制品—树脂—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主要产 品有玻纤纱、短切毡、湿法薄毡、复合隔板、涂层毡、树脂、玻璃钢等;生产方面,公司持续 推进产能扩张,新建年产 10 万吨无碱玻纤粗纱池窑生产线 2021 年已投产,2022 年贡献新增 产能,目前名义产能达 30 万吨。此外,60 万吨高性能玻纤制造基地处于项目审批阶段;销售 方面,公司对内销售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外销售采用“经销商+展会” 的模式。公司海外区域销售范围广泛,涉及欧洲、美国、东南亚、中东等地。
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杨国文、杨鹏威父子,属于一致行动人,其 中,杨国文先生任公司董事长,持股 10.57%,杨鹏威先生任公司总经理,持股 41.71%。公司 旗下 3 家全资子公司:常州市新长海玻纤有限公司、常州天马瑞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州长 海气体有限公司。
2021 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快速增长。2016-2021 年营收从 17.68 亿增至 25.06 亿元,CAGR 为 7.23%,其中,2021 年营收 25.06 亿,同比+22.71%;2016-2021 年归母净利从 2.58 亿增至 5.72 亿元,CAGR 为 17.26%,其中,2021 年归母净利 5.72 亿,同比大幅 +111.46%。 受益玻纤行业高景气,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快速上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 33.72%,同比 +6.38pct(已剔除运费、包装及服务费影响),净利率 22.83%,同比+9.56pct。
营收主要由玻璃纤维及制品和树脂构成,玻纤及制品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16-2021 年玻 纤及其制品收入从 11.77 亿元增至 17.24 亿元,CAGR 为 7.67%,2021 年收入占比在 69%; 2017-2021 年树脂收入从 4.94 亿元增至 6.82 亿元,CAGR 为 6.66%,2021 年收入占比 27%; 玻璃钢制品和气体收入占比较低。 2021 年玻纤及制品毛利率 40.85%,同比+9.72pct(未剔除包装及服务费影响),树脂与 玻璃制品毛利率较为稳定,2021 毛利率分别为 17.12%和 23.44%。
2. “小而美”高速成长,增量产能弹性大
2.1 新产能贡献发力,增厚全年业绩
募投 10 万吨产能已投产,新产能贡献发力,同时关注新建 60 万吨项目审批进展。 (1)2020 年 12 月公司发行可转债,规划新建一条 10 万吨/年无碱玻纤粗纱池窑拉丝技 术生产线及配套制品深加工车间。2020 年公司玻纤及制品年产能 20 万吨,产能利用率达 95.03%,基本满负荷生产,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增加至 30 万吨,增量达 50%。募投 10 万吨 2021 年 9 月投产,产能释放节奏略后,预计 22Q1 已贡献大部分产能。 募投项目同步增加玻纤制品产能。本次募投 10 万吨项目包含玻纤制品短切毡 6.88 万吨/年, 其中本次募投项目供纱 3 万吨,其余用纱由公司其他生产线提供。2020 年公司短切毡产能约 8 万吨,新增产能部分基于老产线改造,产线效率提升,预计全面投产后短切毡产能有望超 10 万 吨。
10 万吨产能释放后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1)募投项目中附加值高、单价高的短 切纱占比高;2)新线技术、成本控制更优,单线成本低于老线;3)产品结构调整、减少产线 生产切换,老线生产成本同样下降。
(2)2022 年 4 月 20 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拟将原有 3 万吨玻纤产线技改为 年产 8 万吨高强高模量纱及深加工制品产线,专用于风电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建设期 12 个月,投产后优化产品结构。
(3)2021 年 5 月 14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63.47 亿于江苏常州投资建设 60 万吨高性 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共 4 条 15 万吨/年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分两期实施,一期 2 条预计于 2024 年投产,二期 2 条预计于 2026 年投产。若 60 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成, 公司远期年产能将达 95 万吨。项目实施尚须政府立项核准及报备、土地公开出让、环评和施工 许可等前置审批工作,目前项目尚在审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