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经典欣赏——器乐作品赏析
目
录
·阿勒曼德舞曲:四拍子中速的德国舞曲。
·库朗特舞曲:三拍子快速的法国舞曲。
·萨拉班德舞曲:三拍子慢速的西班牙舞曲。
·基格舞曲:极快速的英国舞曲。
在基格舞曲之前,可再加入其他的舞曲,如布雷舞曲、嘉禾舞曲、小步舞曲等。 17 世纪后期,组曲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老形式,很少有人再写组曲。
到巴洛克中期以后,古典组曲有了比较固定的组合方式,即古典组曲包括四首舞曲乐章。
三、奏鸣曲
·集锦式组曲。它由配剧音乐、舞剧、歌剧、电影音乐或配乐朗诵等音乐中选出若干乐曲辑成,如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等。
·独立的标题性组曲。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等。
·特性曲组曲。它由19世纪出现的各种特性曲及标题小曲组成,如舒曼的《狂欢节》、柴可夫斯基的《第三管弦乐组曲》等。
·民族风格的组曲。它随19世纪民族意识的高涨而产生,如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佩科的《摩尔达维亚》组曲等。
·仿古组曲。这类组曲在19世纪已经出现,至20世纪,因受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更为突出,如格里格的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组曲等。
现代组曲兴起于19世纪70—80年代,这类组曲亦由若干不同体裁、不同性格、不同调性的乐曲集合而成,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采用变奏曲式、单三部曲式或复三部曲式、自由的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中速,采用复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奏鸣曲一词在16世纪前就已存在,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17世纪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合奏作品一般被认为是奏鸣曲,由此发展成巴洛克式的奏鸣曲,三重奏鸣曲是当时的重要体裁,通常有两种形式:“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其中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和曲式结构如下:
四、协奏曲
四、协奏曲
近代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
乐章
内容
第一
乐章
快板,采用奏鸣曲式,音乐活跃,充满戏剧性,由两个对立主题做呈示、展开和再现,示意矛盾的起因、发展和暂时的结果。
第一
乐章
慢板,采用单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曲调缓慢如歌,内容往往表现生活的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是交响曲抒情的中心段落。
第三
乐章
快板,采用复三部曲式,常用体裁为带有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音乐体现了矛盾冲突之后的闲暇、休整和娱乐。
第四
乐章
快板或急板,多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内容与矛盾的结果有关,常表现乐观、肯定的态度和胜利凯歌般的节日欢庆场面。
古典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国大型器乐作品赏析
·本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开始由中提琴奏出散板的引子,古老的歌谣风,深沉。随后在大提琴好似鼓声的拨奏中引出主部主题。
1.第一乐章《风》
·本乐章采用三部曲式,抒情的慢板。A段:由十二音序列融合古典音调写成的旋律,富有清高自洁的“雅韵”。B段:取材于古琴曲《梅花三弄》的引子。C段:再现A段的主题,最后由小提琴的泛音奏出《梅花三弄》的曲调。
2.第二乐章《雅》
一、中国大型器乐作品赏析
一、中国大型器乐作品赏析
·东岳柱青天,碧丛欲换彩,一线曙光露,旭日跃渤海。
·这四句诗对本乐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做了生动、形象的概括。乐曲开始,在定音鼓滚奏的背景上,乐队全奏出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引子乐句(D羽调式)。
它是构成全曲的主导动机,作者成功地选用了这个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五声羽调式的音型,并加以引申,形成了贯穿在这部作品中最突出的旋律——— “泰山”主题。它恬静幽美而又热情奔放,用来象征古老壮丽的泰山英姿,是十分恰当的。
1.第一乐章《日出》
·当“泰山”主题在各组乐器上交替出现,尤其是在箫、笛等吹管乐器上奏出时,一幅幅巍峨多姿的泰山景色仿佛呈现在眼前。
·乐曲中段表现人们夜游泰山、待观日出的心情。首先由高音笙吹奏出一个由“泰山”主题派生出来的旋律。
1.第一乐章《日出》
·微弱的力度,时隐时现的旋律线条,令人宛如置身于烟雾迷蒙、千嶂压暗的泰山夜境之中。接着,伴随一连串上行三连音的出现,音量渐大,力度渐强,反映了待观日出者的急迫心情,并预示着一种新的景象的呈现。终于,在弦乐抖弓演奏的和弦衬托下,钢片琴奏出一个具有明朗的大调色彩的华丽乐段,它使人联想起那金光四射、彩霞万道、一轮旭日在海面上冉冉而起的动人画面。
1.第一乐章《日出》
·岱巅极目瞰,群山云雾开,绿中点点红,江河春色来。
·几声古筝的琶音弹拨,引出了在F徵调上由竹笛吹奏的自由奔放,具有山歌特色的引子。
·本乐章为二部曲式结构,引子之后,便是乐曲第一段的主要旋律,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