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 家 争 鸣 蒋 才 文 子 对有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历史上称他们为“诸子”。 老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 … 第八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016年人教版七上 “百家”是虚指,主要是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兵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众多的学派。 “争鸣”竞相发表见解,表达主张,传播思想观点等。 一、解读百家争鸣 他们争鸣的中心话题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实现理想的人生。 二、探究时代背景 一个巨变的时代:春秋战国 ? 铁器、牛耕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了; 王权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逐步瓦解了;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了; 战争规模扩大了;各国竞相变革了; 私学开创,教育大发展了,人才辈出了; …… 在这个巨变、动荡的时代有太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比如: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实现理想的人生、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等等, 于是一部分心忧天下的人活跃起来,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比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 各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派观点不同,他们之间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又彼此影响,取长补短,于是便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老子 (1 )简介: 姓李名耳, 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老子》(又名《道德经》)里。 (2 )思想主张: 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三、主要派别、代表 (1 )人物简介: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十大名人之一 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论语》 2.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和儒家学说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2)政治思想主张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爱人、为政以德 “仁” (2)、政治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是 “仁” ②、政治主张: 推崇周礼,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3).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智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等。 (4)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材料三: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截止2015年7月,孔子学院已达490余所(孔子学院是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材料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3、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礼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 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楚国有个人随国君出战,征伐其他国家,可是多次当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当逃兵时,他言道:“家中有老父亲,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 动 脑 筋 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学以致用1 学以致用2 如果你是班长,你打算把这些思想运用到你们的班级管理当中,你会选择哪一学派(或哪几个学派)的?谈谈你的理由。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