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国电电力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
1. 国电电力聚焦电力主业,市场空间广阔
1.1 背靠国家能源集团,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火力转型排头兵,致力创建世界一流电力公司。国电电力成立于 1992 年,1997 年 A 股上市后,公司股票持续保持国内 A 股绩优蓝筹股地位。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的核心电力上市 平台,公司不断发展,现在产业涉及火电、风电、光伏、水电、煤炭等领域,遍及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全国第二大电力公司,现在公司致力于转型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力公司进程。
实施电力为主的集中化经营战略,聚焦电力业务迎扩张转折点。2021 年 9 月,公司与 集团签订资产置换协议,协议约定公司向国家能源集团置出金融、化工等非发电资产,集团 向公司置入山东、江西、福建、广东、海南、湖南等区域常规能源发电资产。此后,公司开 始注重集中化经营,聚焦电力主业。2021 年公司业务包括电力、煤炭、热力、化工和其他 等 5 类,而 2021 年后,公司营收结构上,电力、煤炭和其他分别占比 96.2%/2.7%/1.1%。 而 2021 年电力行业营收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公司机组投产与置入资产带来的装机容量的提高。 公司的资源现聚焦于电力主业,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布局电力业务。
紧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公司稳步推进火电和水电开发,同时全面 提速新能源业务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新增装机 35GW。公司加快电力主业清洁低碳 转型,深度契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煤电盈利周期属性。2021 年末公 司拥有控股装机容量 99.8GW,其中运营火电装机容量 77.4GW,占比约 77.5%;水电运营 装机容量 15.0GW,占比约 15%;风电和光伏分别为 7.1GW/0.4GW,占比分别为 7.1%/0.4%。 此外公司发电总量为 4641 亿千瓦时,公司电力结构中目前仍主要以火电为主,其发电量为 3896 亿千瓦时,占比 83.9%;水电发电量 589 亿千瓦时,占比 10.5%;风电和光伏发电量 分别为 152/4 亿千瓦时。
依托国家能源集团,持续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直接持有公司 50.7%股权,原控股股东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联合重组,更名为国家能源集团,重组后拥有 “煤电化运”全产业链布局,现煤炭、煤电、煤制油化工规模世界第一。受益于集团煤电产 业链完整和独特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公司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公司作为集团常规能源 发电资产整合平台,集团承诺避免和公司同业竞争并积极履行。2021 年 9 月公司与集团完 成资产置换,使得公司市占率得以提升,聚焦电力主业。
集团独特一体化协同优势,协助公司高效运营管控。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遍布煤炭生 产开采、煤炭化工及综合利用、常规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电、发电设备、节能服务、铁路 运输、港口产业等,具有“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业协同优势。2019 年,公司与中国神华 以各自持有的火电资产出资组建了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改善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促进了 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018-2021 年年均投资收益稳定 30 亿以上,股权项目投资主要为火电领域。公司 2018-2021 年投资收益分别为 37/31/40/33 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 项目涉及火电、水电、煤炭等领域。其中,火电项目投资收益占据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 权投资收益的绝大部分, 20-21 年公司在火电领域投资收益分别为 14.20 亿元/14.15 亿元。
2021 年股权投资收益集中于煤炭领域,协同布局优势突出。就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各项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比公司总投资收益来看,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 资,此外 2021 年公司的煤炭投资项目贡献较为突出,两家煤炭公司占比分别为 27.3%/20.3%。 公司对火电产业链的投资项目布局,促进了公司火电业务的协同发展。
公司管理层活跃电力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2021 年 6 月开始,公司核心高 管人事大变动,管理层连续调整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次人士调整应是持续深化改 革的体现,意在推进能源转型升级,加强能源体系治理。公司董事长刘国跃至今已有 30 余 年工作经验,贾彦兵、罗梅健、栾宝兴、杨勤、刘焱等人也均在电力行业耕耘多年,具有丰 富的行业经验,此次调整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相关高管积累的工作经验以激发更多的改革活力。
1.2 公司业绩韧性较强,资产债务结构良好
煤电成本大幅增加导致 21年利润为负,预计 22年业绩将重回增长。2015-2021 年公司 营收由 546 亿元增至 1682 亿元,6 年 CAGR 达 20.6%,20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