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g) 慰藉(jí) 祈祷(qǐ) 莘莘学子(shēn)
B.狡黠(xiá) 倔强(jué) 解剖(pōu) 骇人听闻(hài)
C.绰号(chuō) 炽痛(zhì) 星宿(xiù) 迥乎不同(jiǒng)
D.顷刻(qīng) 羸弱(léi) 迸发(bèng) 气冲斗牛(dòu)
2.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
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
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
3.下列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重庆市人民法院经过一年的调查,采集大量的证言、证词,依法对“綦江彩虹桥案”的主要嫌疑人进行了审判。
C.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D.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二噩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成“二巫英”。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脏物 震撼 郑重其是 因地制宜
B.造型 踪影 勇往直前 油光可鉴
C.追溯 直拗 政通人和 有过之而无不即
D.咨询 制裁 一泄千里 一拍即合
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虞世南《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赤壁》)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许多人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打击,就会心灰意冷,乃至绝望。这时候我们就可
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劝勉,鼓励他们重拾希望,走出困境。
6.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可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_____,_____”《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的“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是指农历_____日。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 写的《_____》
二、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①,行而不远。”又曰:“辞,达②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③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
(苏轼 《答谢民师书》)
(注释)①文:文饰。②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十九中学教育集团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联片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庆阳宁县联考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罗玉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