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docxVIP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 课题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亚洲封建国家,包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南亚笈多王朝和东亚日本以及朝鲜的演变,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发展的多元特征。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奥斯曼帝国时代阿拉伯帝国解体后兴起于小亚细亚的帝国、德里苏丹国是阿拉伯世界继续扩大的结果之一,日本和朝鲜则在中国影响下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理解古代文明的独立发展与相互联系。 时空观念:掌握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四至、奥斯曼帝国崛起的历程,理解两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 历史解释:掌握亚洲国家演变的基本情况,认识亚洲在宗教、民族、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探究中华文化对东亚国家发展的影响,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家国情怀:感悟古亚洲各国文明的多元性,认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文明史观。 重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教学难点:日本幕府政治的兴起。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法、阅读分析法 课前预习 阅读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东亚日本的历史演变,初步了解亚洲各文 明的发展历程。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亚洲雄风 词:张藜 曲:徐沛东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 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 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漫天吼 这是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时创作的主题歌。 【讲授新课】 一、西亚 1.阿拉伯帝国(632——1258):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1)创建帝国 :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鼎盛时期: ①政治稳定:基本制度大体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同时结合了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习惯。 哈里发被视为先知的继承人,伊斯兰教经典具有法律的效力,带有鲜明的阿拉伯特色。 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帝国被划分为9个行省,由哈里发任命总督(埃米尔)治理。 ②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帝国将已经相互联系的地区置于统一的帝国统治之下,强化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东西方生产技术和贸易的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者陆上和海上贸易。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巴格达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用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普·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问: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巴格达城的码头相当发达,有数英里长,停泊着各种船只,包括商船,市场上的货物显然多靠码头上的船只运送。从阿拉伯人的贸易范围看,向东到中国和印度、马来群岛,向西到非洲,向北到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几乎是当时所知世界的极限。市场上贩卖的商品,有瓷器、宝石和奴隶,也有蜂蜜、香料和染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说明贸易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文化交流: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阿拉伯学者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境内一度非常流行,古代埃及、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地区的一些民间故事融汇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帝国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通过拜占庭流入阿拉伯帝国,西欧人后来通过阿拉伯译本重新认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因地处欧亚之间,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伊本·西那的《医典》传入欧洲,长期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思考1: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