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望头面(一)望头部; 头为精明之府,中藏脑髓,为元神所居之处。
脑为髓海,为肾所主,
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4、头发; 发黄干枯,稀疏易脱——提示精血不足,
可见于大病后和慢性虚损病人。;(1)斑秃: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
——多属血虚受风所致;
(2)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伴有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者——为肾虚
;
(3)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者
——血热化燥或兼痰湿;(二)望面部 ;;;面部经络图???;面部经络口诀:;阳水:眼睑颜面先肿,而后遍及一身, 发病迅速者——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阴水:足部下肢先肿,而后遍及一身,发病迟缓者——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1)痄腮
一侧或双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
——外感温毒 ;(2)发颐
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
——阳明热毒上攻;表现:患侧眼睑不能闭合,患侧口角歪斜于
健侧,鼻唇沟变浅。
如无半身瘫痪者——风邪中络,见于面瘫
如兼有半身不遂者——风痰闭阻经络,见于中风病
;(四)望口唇 ; 舌诊 的主要内容为望舌质、 舌苔。望舌质包括舌的神、色、形、态;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和苔质。;;图1:;图 2;;;;;五轮;1、目色;┌ 白睛红赤 —— 为肺火或外感风热
├ 两眦赤痛 —— 为心火;├ 睑缘赤烂 —— 为脾经湿热
└ 全目赤肿 ——为肝经风热;黄疸
——多由湿热或寒湿内蕴,
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多属血虚、失血 ,血络不能充盈;
肾虚 — 肾精亏耗;2、目形;兼见喘满上气者,属肺胀。
——痰浊阻肺,肺失宣降。
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
——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二)望耳 ;1.色泽异常;;耳部经络分布(模型);——肾精亏耗,精不上荣
温病晚期耗伤肾阴
见于
下消 (肾阴虚)
;耳痔:耳道内生赘物
——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
耳疖:耳道内局部肿痛,伴有局部压痛或耳廓牵拉疼痛
——邪热搏结所致。
外伤后耳内有血水流出,
——应考虑颅底骨折,属病危。;正常耳廓 耳廓红润肉厚,是肾的精气充足的表现。;小儿耳背有??络,耳根发凉
——多为出麻疹先兆
;耳廓干枯焦黑 多是肾气亏损,精气不能上荣于耳的征象。常见与久病、重病、老年体质虚衰者。;耳道内有黄色脓液流出,一般多与少阳风热上壅,或肝胆湿热等原因有关。;耳廓周围湿烂,一般多为少阳经湿毒侵淫。;3.耳内病变;2.形态异常;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唇色深红——热邪亢盛
;;;唇色青黑 ——见于寒盛、痛极,
提示血脉瘀阻;2??形态
口角流涎,
小儿又称为“滞颐”
——为脾虚不摄所致
成人——可见于中风后遗症
或面瘫病人;口唇干燥——津液亏少
①外感热病(风寒、温热、风热、
燥热等)伤津
②老年人或久病之人,胃肾阴虚
;口唇糜烂——脾胃积热上攻,热邪灼伤唇部。
;口 疮
是指唇内、口腔肌膜糜烂疼痛。
——心脾积热上蒸所致
;鹅口疮
是指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
——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3、动态 《望诊遵经》“口形六态”;;;;;(二)望鼻 ;(1)色泽异常;
;鼻端色青——阴寒腹痛
鼻端色黑——肾虚寒水内停;2.形态异常;“酒皶鼻”,指鼻端生红色丘疹
——肺胃湿热,血瘀成齄;鼻根部青经暴露,面色萎黄,是体弱或营养欠佳的表现。;鼻翼煽动 ——可见于哮病、喘证。
肺失宣肃,呼吸困难。
;3.鼻内病变;鼻渊:
是指鼻流腥臭脓涕,久而不愈。
——外邪侵袭(温热、湿热);
或胆经湿热上逆于鼻
;鼻 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