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电机关键技术分析交流资料课件.pptx

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电机关键技术分析交流资料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扁线电机800V混合冷却关键技术分析 Key Technology Analysis of Flat Wire Motor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ONTENT 目 录 市场背景 电机绕组分类及特点 扁线电机优势与劣势 扁线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总结 01 市场背景 部分市场乘用车新车电动化承诺及历史市场渗透率 2010年至2020年8月全球各地市场轻型电动汽车销量 数据来源:《驱动绿色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2021年1月版报告 到2025年中国 电动汽车销量 占比达到20% 2010年到2019 年电动乘用车 销量逐年增加 电动化 高效化 集成化 1、汽车电动化是我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契机, 在世界上也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 2、电驱系统是汽车电动化的核心部件之一; 3、电驱系统的高效化、轻量化、小型化、低成 本是未来的趋势; 4、电驱系统集成化、电机扁线化是实现轻量化 和小型化的主要技术路线。 02 电机绕组分类及特点 Hair pin I-pin 连续波绕 圆线 图片 厂家 方正、比亚迪、智新科技 联电 电装 传统厂家 线型插入 技术较复杂,精度要求高 直接插入,精度要求低 径向嵌入,精度要求高, 槽口要求高 径向嵌入,槽口要求高 扭头 单面扭头 双面扭头 无 无 焊接 单面焊接 双面焊接 无 无 绝缘 单面处理 双面处理 无 无 端部高度 单面焊接,端部中 双面焊接,端部高 端部无需焊接,端部低 端部较高 成本 较高 较低 高 低 02 新型扁线绕组设计 创新成效 采用新型扁线绕组可以提高绕组柔性化,兼容3种支路数,节省串线铜排,降低成本 雷 米 邻 层 连 接 日 立 首 尾 层 换 位 丰 田 复 合 波 绕 组 本 田 上 下 层 换 位 智 新 同 层 换 位 扁线电机优势与劣势 03 优势: 劣势: 扁线电机绕组线径大,高频时受转子磁场影响,槽口处导体交流损耗大,交流损耗高, 增加扁线 层数可以有一定的改善; 扁线电机端部绕组之间间隙大,导致端部漏抗较小,绕组抑制PWM谐波能力较差; 扁线电机绕组每层槽内电感不平衡的问题较圆线更大,每层导体之间的电流有一定差异,靠近槽口 电流高,远离槽口的电流小; 生产设备投资大,产品外径尺寸固定后,产品变更难度较大,变更成本较高。 功率密度 散热能力 低速效率 高速效率 柔性化 材料成本 设备成本 对比 圆线 扁线 扁线电机绕组槽满率高,降低直流电阻、铜耗,绕组端部铜线间隙较大,更适合油冷电机; 扁线电机定子采用平行槽,齿部更宽,有效提升电机转矩输出能力; 定子绕组刚度增加,定子槽口尺寸可以自由调节优化,进一步降低电磁噪声; 端部短,节约铜材,提升效率,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电驱总成空间。 圆线 扁线 电密增加 800V高压化油水复合冷却技术 高效,高速,高扭矩,高功率 耐油 耐压 材料 零部件 整机 清洁度 电压 PDIV 轴 绝缘处理 爬电距离 04 扁线电机关键技术研究-800V高压油水复合冷却技术 电机 设计 定子与绕组 设计 转子 设计 更多匝数 更高电密 更高磁密 架构复杂化: 单层一字 单层V字 双层一加U型 设计细节化: 定子齿顶开槽 转子表面开槽 高速化 高功率密度化 …… 漆膜厚度增加 轴承导电结构 or陶瓷球轴承 绝缘处理 -4 -2.5 -4.4 -4.6 -4.8 -3.8 -4 -4.2 -3.2 -3.4 -3.6 -3 -3.5 -3 Modulating Loop Torque: Te1 (Nm) Inner Rotor Torque: Te2 (Nm) Manual optimization Optimized by Advanced algorithm 加速度(m/s2) 22fe 20fe 14fe 2fe 04 扁线电机关键技术研究-800V高压电机设计 电机 热管理 被动 热管理 主动 热管理 电机设计 热边界 材料热属 定子与外壳热接触电阻 定子与绕组热接触电阻 绕组热导率 定子叠片热导率 水冷 油冷 油水混合冷却 冷却介质 冷却结构设计 油道尺寸 喷口直径、数量 喷射距离 叠压铁芯有效导热系数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层压次数超过50层后,有效 热导率水平趋于平稳;铁芯越薄,有效导热系数越小 在油液温度为50℃时,换热系数随喷嘴速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 流速一定时,随着孔板射流冲击远离中心,换热系数降低 04 扁线电机关键技术研究-电机热管理 客户RFQ文件 流道结构 流体仿真 散热仿真 实验验证 1 2 4 5 进出水嘴位置 流量范围 流阻要求 加工工艺 轻量化 成本 电机温度分布 流量-温度曲线 流阻仿真实测对比 温度仿真实测对比 流阻测试

文档评论(0)

淘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