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高考语文语段综合练习题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了人们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生产、生活智慧。很多节日都与特定的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可被视为推动节日起源的“文化英雄”,如介子推之于寒食节,屈原、伍子胥、曹娥之于端午节;有的则是人们对浪漫瑰丽的神话的想象,如牛郎织女之于七夕节,嫦娥之于中秋节,等等。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春节的核心人物是谁呢?( ),就要从春节的原初意义说起。所谓春节,其基本寓意是除旧迎新。这便( )中国人对自然更替周期的认识了,也就是说,春节作为一个岁时节令,是以历法为基础的。从夏、商、周到秦朝,每年的第一个月,即元月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朝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元月与春节并非同时。真正从历法上规定“元月即春节”,将“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直接联系、统一起来的人,是汉武帝刘彻和天文学家落下闳,因此,汉武帝被称为“春节皇帝”,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
(改编自游红霞《春节符号的文化谱系与文化叙事》)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A.反应?追本溯源??涉足
B.反映?追本溯源??涉及
C.反映?追根究底??涉及
D.反应?追根究底??涉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B.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C.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以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D.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以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3.下列诗词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①④⑤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滔滔东去的流水,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永远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停顿。孔子关于时间的议论,只有九个字,简洁却有力量,给人深远辽阔的联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孔子的言论中,的确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
庄子是诗人哲学家,他也对时光( )过类似的感慨,那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旅途看似漫长,在天地之间,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犹如骏马越过一条小小的缝隙。还有一种说法,“白驹过隙”中的“白驹”,并非指马,而是指日光,“白驹过隙”,意为日光迅速移动,掠过有阴影的缝隙,那是眨眼的( )。
无论是将时光比作流水,还是比作飞奔的白马或移动的日光,都是诗人的( ),都是有想象力的创造。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阐释 工夫 突发奇想?B.阐释 功夫 奇思妙想
C.阐发 工夫 奇思妙想?D.阐发 功夫 突发奇想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他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
B.孔子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
C.孔子是哲学家,都在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
D.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他是哲学家,很少抒情,都在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中国人自古喜欢玉石,它温润无瑕,纯洁美好,是君子的象征。汉字的世界中蕴含着怎样的玉文化呢?在甲骨文中,“玉”有两种写法,一种 ,一种简单,都取象于玉佩之形——把不同的玉石用绳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从金文直至小篆,“玉”的写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玉石洁白美丽,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许慎认为,玉是最美的一种石头,它有五种重要的品质:玉的色泽温润,有一种温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小升初句子和情景交际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 高中英语高考常考短语金句汇总(70个短语+50个金句).doc
-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表达专项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 初中化学科粤版上册思维导图(共五章).doc
- 高中英语高考写作句型汇总(精选20类).doc
- 小学语文小升初词语分类汇总(共44类,用进作文得高分).doc
- 小学语文小升初反义词汇总练习(单字+双字+四字)(附参考答案).doc
- 初中化学沪教版全册思维导图(共九章).doc
- 高中英语高考复习完形填空专项练习(新全国卷15题版本,共5篇)(附参考答案).doc
- 初中化学鲁教版全册思维导图(共十一单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