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清末民初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0讲近代内忧外患.pptxVIP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清末民初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0讲近代内忧外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 近代内忧外患;;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知识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世界: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随着英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2.第一次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收缴的走私鸦片。 (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湾,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战争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3)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知识点二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边疆危机 (1)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表现;2.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经过:平壤战役清军大败,退出朝鲜;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1895年,日军登陆山东半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北洋舰队覆灭。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内容: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②影响:《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3.台湾反割台斗争: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4.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1.构图解史——鸦片战争爆发示意图;2.学术情境——鸦片战争 下图为“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史学价值?; 提示:历史信息:1841年5月,英军占领广州。为补充军需,劫掠了广州城北一带的乡村,引发了乡民极大的愤慨。史学价值:图片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中国侵略掠夺的真实写照。;3.构图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易错提醒——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法战争中,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5.构图解史——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6.史学新论——中日海军留学生回国后际遇影响甲午战争的结果 日本视留学归国人才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国宝,委以重任,成了日本海军和近代化海防建设的骨干和领导力量。而中国的海军留学生回国后,清政府仅视之为掌握“奇技淫巧”之术的人员。 ——刘传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再探》;知识点三 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开始:1900年,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2)抗击侵略:在廊坊附近和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7月,天津陷落。8月,北京失陷。 (3)侵华罪行: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2.东南互保: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 (2)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7.学术情境——保卫和平碑 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时,途经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这就是“克林德事件”。此后在此立“克林德碑”,以后逐步改名“公理战胜碑”“保卫和平碑”等。 思考:从“克林德碑”到“保卫和平碑”的演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 国门洞开——两次鸦片战争 [学术前沿] 鸦片战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