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拼音版与翻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夜忆舍弟(拼音版与翻译) yu y y sh d 《月夜忆舍弟》 sh gǔ dun rn xng , biān qiū yī yn shēng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l cng jīn y bi , yu sh g xiāng mng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yǒu d jiē fēn sn , w jiā wn sǐ shēng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j sh ū chng b d , kung nǎi wi xiū bīng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 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 止。 解释: 1、边秋:一作秋边 ,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2、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3、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 1 - 4、舍弟:谦称自我的弟弟。 5、况乃:何况是。 6、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7、达:到。 8、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 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9、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10、长:一向,老是。 月夜忆舍弟赏析一: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 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 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 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齐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 ,却不从月夜写起, 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 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 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 仅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 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 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 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 ,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 - 2 - 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 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一样。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 而是融入了自我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我的心理幻觉, 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 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微 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 力,它要说的可是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 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 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 史》)读者从那里也能够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 不然。不仅仅望月怀乡写出忆 ,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 寒露,也无不使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 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 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 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 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 写得悲痛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 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3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 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 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 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 写出烽火连三

文档评论(0)

凌老大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