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地域文化.pdf-葛景春 胡永杰 隋秀玲-2016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合作推广
©本内容由知传链提供

杜甫与地域文化.pdf-葛景春 胡永杰 隋秀玲-2016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第一部从整体上全面综合研究杜甫与地域文化关系的著作。书中认为以洛阳、长安两京为首的中原本土文化是杜甫文化思想的基础,是他的血缘文化,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基调和写现实人生的现实主义诗歌道路都是在以两京为首的中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并成了他一生思想和诗歌的主调;但杜甫并未局囿中原地区地域文化的影响,他曾到过吴越、陇右、巴蜀、荆湘等地,接触了丰富多样的异地地域文化,汲收了所到之处地方文化的营养。

序一景春兄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杜甫研究”告成,索序于我,并传来电子稿。我最近因应付《杜甫全集校注》出版后几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又急于趁回国之机处理两部较大书稿的繁体字版,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抽不出时间。但景春兄几次催促,盛情难却,故答应他回美国后抽暇撰写。回到美国,我即拜读书稿。不想一读之下,即爱不释手。“眼见异书分外明”,一连几天,我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这部五十多万字富有新意的大作,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近几年来,地域文化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早在2004年8月,《文学遗产》编辑部和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乌鲁木齐共同主办的“《文学遗产》西部论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知传链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22222403MA16M69T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