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0
清金散_痘疹仁端录卷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清金散_痘疹仁端录卷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5
1.1. 组成: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5
1.2. 功效:痘疹气热血燥,皮毛枯槁,咳嗽者。 5
1.3.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九。 5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
2. 相似度50%:枳壳汤 5
2.1. 组成:桔梗1两,枳壳(炙,去瓤)1两。 5
2.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5
2.3. 加:枳壳 5
2.4. 减:焦紫麦冬 5
2.5. 功效:伤寒痞气,胸满欲死。 5
2.6. 来源:《苏沈良方》卷三。 5
3. 相似度50%:生犀散 5
3.1. 组成:犀角2两(镑屑,生用)。桔梗2两(生用)。 5
3.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5
3.3. 加:犀角 5
3.4. 减:焦紫麦冬 5
3.5. 功效: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 5
3.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6
4. 相似度50%:如圣饮 6
4.1. 组成:生甘草、桔梗各等分。 6
4.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6
4.3. 加:生甘草 6
4.4. 减:焦紫麦冬 6
4.5. 功效:小儿咽喉疼痛。 6
4.6. 来源:《易简方》。 6
5. 相似度50%:六一汤 6
5.1. 组成:黄耆6钱,桔梗1钱。 6
5.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6
5.3. 加:黄耆 6
5.4. 减:焦紫麦冬 6
5.5. 功效: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6
5.6. 来源:《痘学真传》卷七。 6
6. 相似度50%:桔梗丸 6
6.1. 组成:桔梗1两,甘草2两。 6
6.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6
6.3. 加:甘草 7
6.4. 减:焦紫麦冬 7
6.5. 功效:风热客于少阴,咽喉肿痛;风热郁于肺经,致患肺痈,咳唾脓血。 7
6.6. 来源:《伤寒论》。 7
7. 相似度50%:桔梗丸 7
7.1. 组成:桔梗1斤,牵牛(头末)3两。 7
7.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7
7.3. 加:牵牛 7
7.4. 减:焦紫麦冬 7
7.5. 功效:太阳经卫虚,血贯瞳仁,睑肿,头中湿淫肤脉,睛痛,肝风盛,眼黑肾虚。 7
7.6. 来源:《保命集》卷下。 7
8. 相似度50%:桔梗汤 7
8.1. 组成:桔梗(炒)、半夏(汤洗去滑10遍,焙)各等分。 7
8.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7
8.3. 加:半夏 7
8.4. 减:焦紫麦冬 7
8.5. 功效:风热搏于咽喉,如有物妨闷。 7
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7
9. 相似度50%:桔梗散 8
9.1. 组成:桔梗(去芦头,锉,炒)、犀角(镑)各等分。 8
9.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8
9.3. 加:犀角 8
9.4. 减:焦紫麦冬 8
9.5. 功效:蛊痢。下血如鸡肝,疼痛。 8
9.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8
10. 相似度50%:桔梗散 8
10.1. 组成:桔梗、伏龙肝各等分。 8
10.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8
10.3. 加:伏龙肝 8
10.4. 减:焦紫麦冬 8
10.5. 功效:卒中蛊毒,下血如鸡肝,昼夜不止,脏腑悉损。 8
10.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8
11. 相似度50%:加味甘桔汤 8
11.1. 组成:甘草1钱,桔梗3钱。 8
11.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8
11.3. 加:甘草 8
11.4. 减:焦紫麦冬 9
11.5. 功效:痘疹咽喉肿痛,不能饮食者。 9
11.6. 来源:《痘麻绀珠》。 9
12. 相似度50%:喉痹甘桔汤 9
12.1. 组成: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1两(生用)。 9
12.2. 原方对照: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9
12.3. 加:甘草 9
12.4. 减:焦紫麦冬 9
12.5. 功效:喉痹作痛,饮食不下。 9
12.6. 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五,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