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0
清金丸_证治宝鉴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清金丸_证治宝鉴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5
1.1. 组成: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6
1.2. 功效:鼻鼽、息肉。 6
1.3. 来源:《证治宝鉴》卷十。 6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6
2. 相似度100%:三黄丸 6
2.1. 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6
2.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6
2.3. 减:麦冬、防风、皂角刺、土木鳖、杏仁、人参、黄耆 6
2.4. 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6
2.5. 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6
3. 相似度50%:泻脾除热饮 6
3.1. 组成:黄耆1两,防风1两,茺蔚子1两,桔梗1两,大黄1两,黄芩1两,黄连1两,车前子1两,芒消1两。 6
3.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7
3.3. 加:茺蔚子、桔梗、车前子、芒消 7
3.4. 减:麦冬、皂角刺、土木鳖、杏仁、人参 7
3.5. 功效:胬肉攀睛。 7
3.6.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7
4. 相似度50%:消毒膏 7
4.1. 组成:防风3钱,大黄3钱,栀子仁3钱,黄芩3钱,黄连(另为末)3钱,杏仁3钱,石菖蒲3钱,当归3钱,白芷3钱,脑麝1钱(另研)。 7
4.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7
4.3. 加:栀子仁、石菖蒲、当归、白芷、脑麝 7
4.4. 减:麦冬、皂角刺、土木鳖、人参、黄耆 7
4.5. 功效:诸般耳疾,疼痛不可忍者。 7
4.6. 来源:《普济方》卷五十四。 7
5. 相似度50%:通气散 7
5.1. 组成:防风、藁本、独活、羌活、黄芩、黄连、人参、黄耆。 7
5.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7
5.3. 加:藁本、独活、羌活 7
5.4. 减:麦冬、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 8
5.5. 功效:风热乘肺,脉洪大,肩背痛,须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臁痛,汗出,小便数而欠者。 8
5.6. 来源:《脉因证治》卷上。 8
6. 相似度50%:人中黄丸 8
6.1.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人参、桔梗、苍术、防风、滑石、香附、人中黄各等分。 8
6.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8
6.3. 加:桔梗、苍术、滑石、香附、人中黄 8
6.4. 减:麦冬、皂角刺、土木鳖、杏仁、黄耆 8
6.5. 功效:春夏秋冬疫疠,温疫诸热毒。 8
6.6.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8
7. 相似度50%:人参漏芦散 8
7.1. 组成:黄耆3两,防风1两半,大黄(酒浸)2两,人参2两,远志(甘草汤泡,去骨)2两,当归尾(一作地骨皮)2两,赤茯苓2两,黄芩1两,漏芦1两。 8
7.2. 原方对照:麦冬、防风、皂角刺、大黄、土木鳖、杏仁(上6入酒炒少许,等分同研,饭上蒸1飡)、人参、黄耆、黄芩、黄连(4味同蒸)。 8
7.3. 加:远志、当归尾、赤茯苓、漏芦 8
7.4. 减:麦冬、皂角刺、土木鳖、杏仁、黄连 8
7.5. 功效:眼漏,脓水不止。 9
7.6.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五。 9
8. 相似度50%:清暑和胎饮 9
8.1. 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炙草1钱,黄耆1钱(炙),黄芩1钱,黄连1钱,知母1钱,麦冬1钱,五味13粒。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pdf VIP
- 教科版(2024新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7《Be a Good Listener》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VIP
- 第10课《东南阙里》教案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doc
- 天然气公司班组级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pptx VIP
- 《内科阳性体征》课件.ppt VIP
- 【2017年整理】海运船公司.doc VIP
- CJJ∕T 243-2016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综合智慧零碳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doc
- 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1)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