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为国际贸易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国际分工的理论和学说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①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②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 ①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建立起早期的国际专业化生产。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 ②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a.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b. 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 c.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 d.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 ③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 a. 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 b. 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 c. 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d. 在现有分工格局基础上,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 ④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c.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d.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e. 服务业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f. 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①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②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 ③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要比没有进行分工之前有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①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 ②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③一国在产品的生产上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①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也称H-O定理) a. 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都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b. 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c. 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你找对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正版课件均可编辑 注意:其它人很多盗版P P T都是图片形式,买到请直接投诉退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