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胠 箧 庄子 RKJ编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1页。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了解庄子的生平、著作、思想、艺术。 (二)教学重点 熟悉文言词语,把握《庄子》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 领会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2页。 庄子生平简介 庄子 ( 约公元前369 ~ 前286年 ),战国時期道家著名代表人 物,据《 史記 》所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 ( 今河南商丘 ) 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只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3页。 庄子生平简介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箕踞鼓盆而歌。人们把一反常的举动,叫做“庄子敲盆成大道”,因为在庄子看来,生和死并没什么两样,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逍遥。中国南派禅宗强调“顿悟”,“悟”变为“明心见性”的唯一途径,成了“觉”的同义词,进而演变为进入佛境界的标志;《六祖坛经》中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庄子通过鼓盆而歌的动作,表明了他已到达了大切大悟的境界。 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诏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看来,这位唐代的中兴君主,开创一代“开元之治”的唐明皇,最终还是忘不了庄子的虚无学说。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4页。 《老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毫无价值。 比如《胠箧》说,常人防盗,总把箱子锁牢,遇上大盗,连箱子一起偷了。“圣知仁义”就是锁牢箱子的手段,大盗窃国,“并其圣知仁义而窃之”。所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 他的思想不可谓不深刻,但对统治者毫无威胁,故能容之,流传至今,而在野的道家之所以不像其他诸子百家那样,遭受被排挤乃至消灭的结果,也得益于庄子及其思想本身。 庄子的思想 庄周梦蝶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5页。 庄子的思想 表面上看庄子是消极遁世者,但这只是从统治者和社会的角度衡量的结果。庄子不像儒家,他不肯为统治者以及百姓卖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因为他不仅反对一切制度与人为的文明,而且认为,个人渺小至极,即使才能再大,也无法让社会理想化,更无法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个人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因此,他从来不企图在这样的世道中有所作为,他所想的是如何使个人的生命活得精彩。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用竹箱珍藏神龟,用锦缎盖着,供奉在庙堂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尊贵,还是宁愿活着时在泥水中拖着尾巴行走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小故事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6页。 在《庄子》一书中,有五项思想: 道与德 道指自然之德。 为宇宙万物本源, 涵盖众有而无不在;德是人生行为所必具,为求超越或应世,无不对之假借。 欲能成德,当先体道。所以道与德的关联,为人所应该努力的重点,即如何使“德” 向“道”求归依。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7页。 天与人 天的意义,特指自然无为的显示。 人的概念,泛指个人或社会的妄自造作。 妄自造作,与自然无为抵触,实际上就是世人心落陷溺的根源。 因此无论个人或社会,均宜保持自然无为,以期适性順情;减少妄自造作,以免亡真丧己,所以天与人的关联,是人所应该努力的重点,即如何使“人”向 “天”寻求反省。 物与我 我为主体,物为客体。 自其同者视之,物我为一;自其异者视之,而又非一。 因此从物我暂时的表现,只见其异,而昧于同,要想加以协调,只有体物而不为物所物。 所以物与我的关联,是人所应该努力的重点,即如何使“我”向 “物”寻求解脱。 胠箧--教学课件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8页。 群与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