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分析.docxVIP

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分析 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分析   摘要: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与苏轼并称“苏黄”,是宋诗的代表诗人之一。“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他提出的诗歌理论,主张作诗可以从用词和表意上学习、借鉴前人,为后代文人们写诗提供了一条门径,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诗歌的一大特征。历代文人对于黄庭坚的诗学理论褒贬不一,现代学者对于黄庭坚的诗论研究不多,但不乏很有见地的成果,如熊志庭《黄庭坚诗论札记》就黄庭坚“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等诗歌语言的锤炼方法,评析了其诗歌理论价值;段宗社《中国诗法论》把黄庭坚“句法”论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进行了专节评述。但是对“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论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章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分析“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理论的产生和内涵,对黄庭坚的诗学理论进行解释说明,并从其后世影响及文学意义入手,对黄庭坚诗学理论的得失作出评价。   一、“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源流及内涵   “点铁成金”的说法,最早见于黄庭坚晚年给外甥洪驹父的书信之中,就是在作诗时把古人的语言直接用在作品中加以点化。例如黄庭坚的《题大云仓达观台》(其二)“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便是化用李白“青天尽处没孤鸿”一句,李白本是强调孤鸿远飞的苍远,黄庭坚则巧妙的表达鸟尽天阔的开朗情怀。虽是化用,但它已与全诗融为一体,丝毫不留斧凿之迹,取得了“点铁成金”之效果。但是,由于他强调从古人书本及前人诗作中获得写诗的原料,并且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总结出一套写诗的方法,使之成为一种创作模式,用以指授后学,就容易造成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矫揉造作的后果。这一点也是“点铁成金”遭人讥讽的原因。   “夺胎换骨”之说,在山谷诗文中并未直接出现。后人引以为据的都是惠洪《冷斋夜话》中的转述。“换骨”法即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古人诗文中的意趣,或借鉴前人的构思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夺胎”法即“规摹其意而形容之”,比“换骨”更进一步,旨在借鉴古诗意趣,有所创造发明,追求意境的深化与思想的开拓。当然,如果一味用这种方法创作,也会流弊丛生。例如把孟浩然《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换骨成“佳眠未知晓,屋角闻晴瞬”(《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这些经过“夺胎”、“换骨”得来的诗句,并不比原诗高出一筹,也显示不出作者的个性与风格。   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意义及影响   1.以故为新。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然而唐诗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如何在前人的光环下写出优秀的诗?他的答案是,师前人之辞而表新意、师前人之意而用新语。黄庭坚并不是提倡不假思索的因袭模仿,而是借鉴前人的词语,以自己的感悟和学识将其点化出新的意义。从目的上说,是求新而不是照旧。例如《和答元明黔南赠别》中“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一句,化用《诗经·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的诗句,表现他与哥哥元明手足情深,却不得不离散的悲凉情感。以古人意表当时情,而又不露痕迹,达到了以故为新的目的。   2.借鉴提升。注重向前人学习,自古以来,优秀作家无不如此,黄庭坚推崇的杜甫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黄庭坚的诗论大都是为了指授后辈,对于学习写诗的新手来说,通过借鉴前人的佳作,提升自己的水平,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与门径。只是许多后生一味因袭,没有自己的匠心和创意,把黄庭坚的借鉴之法引向了毫无灵魂的因袭模仿,使得后代批评家们对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多有诟病。   3.影响后学。黄庭坚的诗文影响虽没有同代的苏轼、欧阳修有名,但是他的提出的诗论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南宋文人刘克庄在《江西诗派小序》中将欧阳修、苏轼与黄庭坚三者进行比较,认为欧阳修和苏轼的巨大成就都是出自其各自的“天才笔力”,“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而黄庭坚“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摩,不易之论也。”意即黄庭坚的诗论为后学者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学习方法。事实上,黄庭坚的诗论不仅开创了对宋代诗坛最有名的“江西诗派”,对之后的中兴四大诗人、江湖诗派、清代宋诗派同光体等诗歌流派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理论评价   历代文人对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看法褒贬不一。宋人魏泰批评黄“好用南朝人语……自以

文档评论(0)

132****0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