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导演风格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枝裕和导演风格研究   摘要:作为日本平成时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大师之一,是枝裕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执导拍摄了十余部优秀的剧情片,获得诸多奖项。影片立足现实主义,探讨社会问题,以平民视角展现日本家庭日常生活,温热中含带冷峻的审视,聚焦人性,关照生命。本文试以是枝裕和具有代表性的若干部获奖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是枝裕和导演风格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是枝裕和导演风格题材叙事情感   中图分类号:j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155-02   是枝裕和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练马区,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系,1995年执导的处女作电影《幻之光》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奥塞拉奖,随后拍摄的《下一站,天国》(1998)与《距离》(2001)都具有较强的实验色彩,2004年拍摄电影《无人知晓》获戛纳最佳男演员奖,此后开始蜚声国际,相继创作《步履不停》(2008)、《奇迹》(2011)、《如父如子》(2013)、《海街日记》(2015)、《比海更深》(2016)、《小偷家族》(2018)等影片,以极大的创作热情与天才的导演智慧在二十余年的导演生涯中保持着密集而又高质量的产出。   相较于日本电影,中国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对是枝裕和的影响更大,其导演风格深受侯孝贤电影影响,随后在电视公司拍摄了关于侯孝贤与杨德昌的专题片。在早期创作经历与偶像导演的共同影响下,是枝裕和立足于现实主义题材,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恬淡、舒缓、静观的独特风格,影片以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温热向上的叙事风格见长,以底层人物的平民视角作切入点,同时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在影片中较多的保留下来,使得他的作品风格介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静观的镜头竭力还原生活的细节,如水般的温情灌注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之中,连贯叙事中潜藏的绵长情感赢得观众心理认同。   一、题材选择:残缺家庭   1995年,是枝裕和迎来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幻之光》。这部作品曾请侯孝贤导演指导,对生命的思考蕴藏在摄影机的凝视中。同属对生命主题的影片还有《下一站,天国》(1998)与《距离》(2001),这两部影片都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运用了大量纪录片拍摄手法。2004年拍摄一部关于儿童题材的电影《无人知晓》,迈向以日本家庭为主的电影创作方向。影片是一则真实事件改编而来,1988年在东京一间房子里发现了一个孩子的尸体,以及三个像乞丐般的儿童,他们的妈妈遗弃了他们。14岁的大儿子带着几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过了近半年的时间,最终酿成了惨剧。当时在读大学的是枝裕和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事件,十多年后以此为蓝本拍摄《无人知晓》。一开始就处于缺席状态的父亲使得母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占据重要作用,而母亲这一家庭成员之后的缺失导致一个悲惨的故事的发生。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家庭总是残缺但充满温情,家庭成员的缺失尽管有所遗憾,但在波澜不惊的镜头下潜藏的情感更加持久深沉。2008年电影《步履不停》同样缺失家庭成员,本该成为医生做父亲接班人的大哥纯平意外身亡使得平静的家庭产生一丝裂痕,影片最后父母相继去世,次子良多成为新家庭的核心,两代人终于达成了和解。   是枝裕和的日式家庭电影似乎一直对不完整的家庭颇为偏爱,除上文提及的几部影片外,《奇迹》中因离婚分居而对于弟弟来说母亲角色的缺席;《如父如子》中亲生子女的缺失与回归;《海街日记》表现的是父亲离开直至去世以及母亲愤而出走的家庭状况;《比海更深》则将故事置于父亲去世的背景下。是枝裕和一直关注日本家庭中个体生存状态与家庭间的互动,无论家庭成员中缺席的是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甚至是子女,都会造成不同人物情感表达的差异与错位。   二、叙事手法:非戏剧化叙事   非戏剧化叙事是是枝裕和一贯擅长和坚持的,纪录片出身的他善用长镜头表现生活的点点滴滴,基本遵循时间顺序,在时间的消逝下带动情节的发展。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没有太过耸动的情节,或者说他喜欢用轻描淡写的手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深层情感。家中无事发生,一切都是隐忍,只剩下时间的流逝,是枝裕和大量采用客观中立的镜头语言巧妙地将日式生活与时间结合在一起,他擅长在影片中使用大量固定镜头,兼用长镜头来渲染情感、交代日常生活以及突出细节,很少采用主观镜头或特写镜头增加情绪,力图淡化作者的主观立场。是枝裕和曾在采访中坦言,“我更愿意和对象保持距离,和他们共同分享这份空间与时间。”①   影片《如父如子》中野野宫与斋木两个家庭抱错孩子,是枝裕和电影很少有这样外显的激烈矛盾,但他继续用沉稳的叙事和细腻的刻画娓娓道来,继续以第三人称视角观察故事的进展,并采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将两家人的碎片生活拼凑在一起。两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