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达哥拉斯与“五度相生法” 那么古代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呢?古希腊就知道弦可发声,不同长度的弦发出的音,音调不同。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万物皆数也”,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用整数和整数的比来表示。毕达哥拉斯企图用弦长的1/2,2/3,3/4……来划分音阶,发现弦长减半,即原长的1/2,也就是现代声学的频率增加一倍,为2,音调提高八度;弦长是原长的2/3,也就是现代声学的频率增加为3/2 =1.5,定为五度。如果原来弦长发音为do(1),2/3弦长发音就是sol(5)。它和现代十二平均律的值27/12=1.4983非常接近,人耳难以分辨两者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八度音程的细分,这叫“毕达哥拉斯率”,因为是以五度音程为基础生成全部音阶,所以又叫“五度相生律”。但因为现代的十二平均律是以2开12次方的各次幂来划分的,都是无理数,不可能用整数比来表示,所以“五度相生律”不可能用整数比的连乘,即1/1,2/3,3/4……反复连乘,得到半弦长度的1/2。而弦长减半为1/2,频率加倍,是八度音程,这是不能改变的“定律”。所以“五度相生律”相生八度音阶,不能“还原”,有差值存在,称为“毕达哥拉斯差”。 建筑与数学(一)全文共96页,当前为第72页。 三分损益法 八度音程的细分在中国古代也是分成十二份(《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用的是“三分损益法”(《汉书·律历志》:“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把一个基本音的频率 f0 ,对应于管长 l 0三等分。所谓“损”,就是去掉一份,保留2/3;所谓“益”,就是加上一份,成为4/3。 如果基本音是低音,管长最长。假定“黄钟”为基本音,管长为1。管长截成2/3(“损”),频率提高为3/2=1.5 ≈ 27/12 =1.4983,低端频率是1f0,音调从1(do)到5(so),五度音。(和毕达哥拉斯的“五度相生法”相同)。 如果以1.5 f0为基本音,再做“益”,3/2×3/4=9/8=1.125 ≈ 22/12 = 1.1225 ,对应于2(re);再作“损”,9/8×3/2=27/16=1.6875 ≈ 29/12 = 1.6818,对应的是6(la);再做“益”,27/16×3/4=81/64=1.265625≈ 24/12 = 1.2599,对应的是3(mi);再做“损”,81/64×3/2=243/128=1.8984375 ≈ 211/12 = 1.8877,对应的是7(si),但辗转多次,误差已经较大。三分损益辗转相生第12次所得的第13律,音高略高于首律黄钟,即管长度略短,两者的长度比是524288:531441(219:312)= 0.98654,而不是1。这就是中国古代律学中有名的“仲吕上生不及黄钟”的问题,亦即“黄钟不能还原”。 建筑与数学(一)全文共96页,当前为第73页。 千年困扰,千年争议,直到明朝中叶朱载堉(1536~1611)提出“十二平均律”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2开2次方,再开2次方,再开3次方,得到2开12次方,并计算到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25位数字),再求其值的n次方(n = 0 ~ 12)。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后由传教士带到欧洲,巴赫写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逐渐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茨这样评价朱载堉:“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朱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这一发现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千年的难题,是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现代乐器的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建筑与数学(一)全文共96页,当前为第74页。 律吕与节气 中国古代律吕学不仅是音乐范畴的问题,还与气候和节令密切关联。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种庄稼要知道节气,但中国古代使用的历法“阴历”是月亮历,不能以其月份和日期确定节气。节气是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状态相关的,所以中国的24节气与阳历月份和日期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只有一两天的变动。然而中国古代没有“阳历”,确定节气是通过“立杆测影”,观察垂直的立杆在当地正午时刻太阳照射下影长的变化来确定节气的。一年中杆影最长的那一天是冬至日,杆影最短的那一天是夏至日。河南登封的元郭守敬建的观象台是大尺度的“立杆测影”,而东汉的铜圭表,是小尺度的。 建筑与数学(一)全文共96页,当前为第75页。 显然影长还和测点的地理纬度有关,西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