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202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二、句子默写
4.判断下列句子是哪种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7.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称代“知识和道理”)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称代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称代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称代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四、语言表达
10.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开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
- 2023年四川省叙永一中高二上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三模语文模拟试题.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七课我与地坛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十八岁和其他》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的五样》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乡土情结》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41劝学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42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51师说练习卷.docx
-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61前方练习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