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5《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练习卷(答案详解).docx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5《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练习卷(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202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5《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肇造(zhào) 湮没(yān) 编纂(zuǎn) 估量(liànɡ) B.勖勉(xù) 纷乘(chénɡ) 菁华(qīnɡ) 险巇(xī) C.缔造(dì) 蜕变(tuì) 削平(xuē) 济贫(jì) D.芜杂(wú) 诅咒(zǔ) 后嗣(cì) 相称(chènɡ)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清末造 末造:一个朝代的末期。 B.踬踣者屡 踬踣:跌倒。 C.始有事略之编纂 事略:简略的事。 D.浩气四塞 四塞:布满、充塞四面八方。 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越国以鄙远 C.吾得兄事之 D.晋军函陵 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D.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5.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以坚毅不挠之精神/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尤倍重于三十年前/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草木为之含悲/余为斯序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险巇(xī) 遏(è)抑 纷乘(chéng) 浩气四塞(sāi) B.踬踣(pèi) 湮(yān)没 墓碣(jié) 贼氛方炽(chì) C.肇(zhào)造 以为勖(xù) 编纂(zuàn) 善传(zhuàn)游侠 D.杌陧(niè) 一杯(bēi) 冬蛰(zhé) 坚毅不挠(náo) 7.选出下列加点的实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开始) 直可惊天地(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屈) 贼氛方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高涨) D.视清季有加(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领唱)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满清未造 顾自民国肇造 B.顾自民国肇造 环顾国内 C.子孙视之(土地)不甚惜 视清季有加 D.则斯役之价值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9.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修建 B.不半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草木为之含悲 予为斯序 10.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余)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 page 1 1页,总 = sectionpages 2 2页 答案第 = page 1 1页,总 = sectionpages 2 2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估量”中的“量”读liánɡ;B项“菁华”中的“菁”读jīnɡ;D项“后嗣”中的“嗣”读sì,“相称”中的“称”读chèn。 2.C 【解析】C项事略:文体的一种,用以记人记事。 3.A 【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使动用法,B项意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状语,D项名词用作动词。 4.D 【解析】例句与D项均是介宾短语后置,A项判断句,B项定语后置,C项无特殊句式。 5.B 【解析】A项“凭”/“因此”,B项均为助词“的”,C项“比”/“在”,D项“因为”/“写”。 6.A 【解析】B pèi-bó;C zuàn-zuǎn;D bēi-póu 7.C 【解析】A塞,充满;B直,简直;D唱同“倡”,倡导 8.D 【解析】A时代,建立;B比,对待; C但是,看;D战役 9.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