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球囊的特点-及选择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球囊导管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球囊导管的结构 半顺应性球囊与顺应性球囊 球囊导管的分类及使用 切割球囊的应用 ★ 未扩张前,刀片紧裹于经特殊折叠的球囊折缝之内 ★ 扩张后,刀片伸出并垂直竖立于球囊表面并最先嵌 入病变组织中 ★ 球囊直径?3.25mm,含3个刀片;球囊直径? 3.5mm, 含4个刀片 ★ 直径2.0~4.0mm,长度10mm和15mm 切割球囊与传统球囊的比较 切割球囊与传统球囊的比较 球囊导管的临床应用 球囊导管的临床应用 PTCA球囊导管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方面: 1.球囊血管成形术; 2.病变与扩张:可以辅助测定血管直径、评估病变长度、确定病变形态和类型,从而优化支架的释放; 3.支架置入术后的扩张:确保支架完全膨胀和贴壁,优化最小管腔直径(MLD),支架贴壁完全有助于药物均匀吸收,而支架贴壁不良可以导致血栓和亚急性血栓形成(SATs)。 预扩张 预扩张有三种作用 1.可以为支架的置入开辟道路 2.可一定程度了解病变的性质,是普通的病变,还是高阻力病变 3.辅助确定支架的直径和长度,预扩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支架贴壁不良的发生 预扩不充分的害处: 1.支架不能通过病变导致指引导管、导丝的移位 2.严重钙化病变或纤维性病变无法充分扩张支架,甚至无法释放 3.“西瓜籽效应”导致的支架位移 4.支架无法通过病变,回撤过程中出现支架脱载 5. DES药物涂层损伤 6.支架不能输送到靶病变处造成的支架栓塞 球囊扩张前后示意图 预扩张 需要行预扩张有以下几方面: 1.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适用于CTO病变的球囊:外径小、推送性强、跟踪性强和通过能力强;OTW球囊方便交换导丝,通过能力强,较适用处理CTO病变。 2.复杂病变(包括:高阻力病变、B2-C型病变、开口和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 适用于复杂病变的球囊:外径小、跟踪性和灵活性好、钙化病变可以选择非顺应性球囊、“西瓜籽”效应小的球囊。 3.DES植入前的病变预处理:有利于DES支架的作用发挥、避免损伤药物涂层、降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和晚期血栓形成,球囊选择特点同复杂病变的选择。 -----目前并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况的预扩球囊 后扩张 根据IVUS标准,理想的支架释放包括:支架充分扩张(定义为最小支架直径(MSD)大于或等于参考管腔直径的90%),没有贴壁不良并且最小血管面积达到5~5.5mm2以上时。 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梁突出于血管壁并在支架与血管壁之间有血流。 后扩张:可以优化支架的释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靶血管的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发生 后扩张 防止支架贴壁不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再狭窄 后扩张球囊可选择大一号的球囊或更高的压力 后扩张时一定不能超出支架的边缘,尤其是DES 不可盲目追求所有病例的大球囊高压力的后扩张,以免增加无复流和冠状动脉破裂的风险 后扩张 DES时代的非顺应性后扩张球囊的使用策略是: 1.高阻力病变:包括钙化和斑块负荷较重的病变 2.小血管 3.近端和远端参考血管直径不匹配 4.支架直径与参考血管直径相差太大大病变 5.弥漫性支架内再狭窄 6.支架血栓和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高风险的患者 球囊导管的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 球囊导管的准备:OTW球囊、单轨球囊(前已述) 球囊导管的操作 球囊扩张: 球囊的加压方式:加压加压需在显示器监视下进行,用压力 泵将1:1的造影剂注入球囊,压力逐渐上升先用低压观察 球囊的充盈情况,并判断球囊是否在病变部位。 充盈压大小:一般以“腰”的现象消失的压力即可。若效果不 满意,第二次可升高1~2atm。 充盈时间:持续时间因机械阻塞血流导致缺血症状出现而受限。 第一次充盈时间以30-60s为宜,若ST段轻度抬高,心绞痛 症状为患者能耐受,则持续时间可适当延长。可反复多次, 可长达2-3min,直至扩张结果满意。 球囊导管操作的不良事件或可疑不良事件 1.球囊输送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断裂、脱落、破裂等损伤; 原因 医生操作原因或者病变原因(迂曲),球囊输送系统在回撤过程中拉断; 产品质量问题 输送系统连接强度不够 球囊耐压强度不够 不良事件 2.球囊在标定破裂压范围内发生破裂; 原因: 医生打压过快,瞬时压力过大; 球囊耐压强度不够。 可疑不良事件 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的完全闭塞或者旁路移植的冠状血管分离、穿孔、破裂或者损伤 扩张后血管再狭窄 夹层或血肿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律不齐,包括心室纤维性颤动 高血压 冠脉痉挛 动静脉瘘 栓塞 不同类型病变的球囊选择 CTO 病变:常选择单标记、整体交换、小外径(1.5 mm)球囊,如Maver

文档评论(0)

139****22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