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预防性手术:可用于治疗癌前病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或进展期癌。通过外科手术早期切除下述癌前病变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如隐睾症、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型病人有发生甲状腺髓样的危险。粘膜白斑病、易受摩擦部位、外阴和足底的黑痣,尤其是交界痣应作预防性切除。 第三十页,共五十二页。 (二)根治性手术:是指手术切除了全部肿瘤组织及肿瘤可能累及的周围组织和区域淋巴结,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体表恶性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广切术: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 皮肤恶性肿瘤则应切除肿瘤的边缘3~5cm,深达肌膜一并切除。 肿瘤来自肌肉,则将涉主的肌肉自起点至止点全部肌群切除,恶性程度高的则需行截肢或关节离断术。 恶性程度较低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只需切除癌缘外1~2cm的正常组织已足够。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 (三)姑息性手术 (四)减瘤手术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 (五)肿瘤外科的手术原则: 1、不切割原则:手术中不直接切割癌肿组织,由四周向中央解剖,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 2、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病灶和所属区域淋巴结作连续性的整块切除,而不应将其分别切除。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 3、无瘤技术原则:无瘤技术的目的是防止手术过程中肿瘤的种植和转移。其主要内容为手术中的任何操作均不接触肿瘤本身,包括局部的转移病灶。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化学疗法 抗癌药种类繁多,有细胞毒素类(CTX等)、抗代谢类(5-Fu等)。抗生素类(ADM等),生物碱类(VCR等)、激素类(三笨氧胺等)、金属类(顺铂等)。给药途径有口服,静注或静滴、腔内化疗、介入化疗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白细胞、血小板减少。2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消化道反应。3毛发脱落。4免疫功能降低。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 放射疗法 1光子类,如深部X射线,各种同位素。2粒子类,如直线加速器,中子加速器等。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有:性腺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等低分化肿瘤。中度敏感: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等。低度敏感:胃肠道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 * 肿 瘤 知 识 第一节 肿瘤的病因、分类及命名 肿瘤(tnmor)是指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第一页,共五十二页。 分类和命名: 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度能提示预后。根据肿瘤的形态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即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 第二页,共五十二页。 1、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 2、恶性肿瘤 来自上皮组织者——癌(carcinoma)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肉癌(sarcoma 胚胎性肿瘤——母细胞瘤 某些恶性肿瘤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 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第三页,共五十二页。 3、交界性或临界性肿瘤:该类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有的可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 第四页,共五十二页。 命名 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及器官来源部位而冠以不同的名称,如乳癌、胃癌、结肠癌等。 ? 第五页,共五十二页。 病 因 (一)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①烷化剂;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③氨基偶氮类化合物;④亚硝胺类;⑤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类;⑥其他:全属一砷。氯乙烯能诱发人肝血管肉瘤;DDT和苯可致肝癌。 2、物理因素:①电离辐射;②紫外线;③其他:烧伤深瘢痕长期存在易癌变;皮肤慢性溃疡可能致皮肤鳞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 第六页,共五十二页。 病因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相关,单纯疮疹病反复感染与宫颈癌有关。C型RNA病毒主要与白血病、霍奇金病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 4、寄生虫与肿瘤的关系:埃及血吸虫可致膀胱癌,华枝睾吸虫与肝癌有关;日本血吸虫病对大肠癌有促癌作用。 第七页,共五十二页。 (二)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癌症有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癌症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病,包括:①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过度表达;②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③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甘酸异常的串联得利分布于基因组;④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cnrgene)突变,该组修复DNA损伤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定或致肿瘤易感性。 第八页,共五十二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