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原卷版)-十年高考题历史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名师堂】.docxVIP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原卷版)-十年高考题历史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名师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1.(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3.(2018.4·浙江高考·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4.(2016·北京高考·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5.(2016·海南高考·16)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6.(2015·海南高考·14)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7.(2015·北京高考·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8.(2014·四川高考·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9.(2014·安徽高考·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10.(2014·上海高考·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齐 11.(2014·上海高考·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12.(2014·浙江高考·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①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②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③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④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1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