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砌体结构施工 ;4.1 砖砌体基本知识 ;4.1 砖砌体基本知识 ;水泥砂浆的特点;(3)砂浆搅拌完成后应在一定的使用时限内用完 ;4.1.2 砖砌体的组砌及要求;(2)标准砖砌体可分为清水墙和混水墙 ;4.1 砖砌体基本知识 ;(2)、砌体转角和内外墙应相互搭砌咬合,以保证有较好的结构整体性。;(5)、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斜搓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成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设拉结钢筋。;(6)、砌体的每班次或每日的砌筑高度应有一定的限制。防止因气候的变化或人为碰撞而发生变形和倾覆。同时砌筑高度的速度过快,砌体会因底部砂浆压缩变形而造成砌体的变形。具体要求可参照施工规定。如因工序需求且操作面特征允许,施工人员可根据施工经验来确定当日完成的高度。 ;(7)、构造柱处的砌筑方法按构造要求应砌成大马牙槎(见图) ;(8)、砌筑过程中,脚手架支撑在墙上搭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刚砌筑完成的墙上,门窗洞口边50cm范围内,空斗墙上,单砖墙上均不得用来支撑脚手架,单排脚手架钢管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不应小于18cm。 ;4.2 基础分部工程施工;2、其他基础形式;4.2.2 基 础 施 工;4.2 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开挖动画;3、基 础 验 槽;4、基础垫层施工;5、砖基础砌筑施工;(2)试摆砖;(5)清理;6、基础构造柱施工;7、地圈梁施工;模板选择:宜采用木模板,接缝少,延续性好,易拼装等,也可以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及其他模板。模板加工时应定位定尺,便与周转使用。模板安装有多种方式,采用挑砖方式安装模板可剩去补洞工序,对墙体结构亦有好处。模板安装也可以按设计标高控制,浇筑混凝土时表面处理仔细一些,可直接交付基础验收,这种施工要求比较高,稍不慎,会使圈梁面不平整,观感差。;(2)混凝土浇筑 ;3、验收方法;4.2.4、基础土方回填;4.3.1、砖混结构主体施工顺序 ;4.3.2、主体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2、墙体砌筑高度,层数的确定与控制 ;B、墙体高度及墙顶标高的计算;标准层:(二层)
砌筑标高 H2=+5.635
砌筑高度 h2=2635+0.040=2.675m
试??: 组砌层数 n=2.675÷0.64=41.8层 n=2.675÷0.635=42.12层
42×6.35cm=2.667m 负8毫米
确定砌筑 42层砖 按每十层累计63.5厘米控制 ;3、基本砌筑技术和方法;(2)技术控制;B.管线槽的砌筑;C、窗台的砌筑;4.3.3 砌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施工;(2)、在墙体中预埋环形钢筋箍;2、构 造 柱;3、现浇楼板及板带;4、预制楼板安装;4.3.4 砌 块 施 工 ;3、排 列 与 组 砌 ;4、构 造 要 求 ;4.3.5 块料填充墙施工;(2)、墙顶与结构件底部;2、门窗的连接问题;4、单片面积较大的填充墙施工问题;4.3.6 主体结构验收;2、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4.3.7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墙面不平整与墙体变形有关,其次是因施工中挂线过长,风吹摆动或砌砖时砖靠线等。解决办法是挂线不宜过长,否则应在中间作挑线点,砌砖时砖应与线保持一个线径的距离,经常检查线的平直度等。除此之外砌头角时一定要作到“三线一吊、五线一靠”,确保两端挂线点的墙体质量。;通缝通缝是指上下层砖的搭砌长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称之为通缝。其原因是由于试摆砖时未调整好竖缝大小,砖的尺寸偏差较大,砌砖时没认真等。防治办法是砌筑前应认真做好试摆砖,当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时,采用梅花丁的组砌方式,砌筑时应注意隔层准确对缝。;4.4.8 砖砌体结构施工组织;3、劳动班组组合;(4)、普工;4.3.9 砌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技术;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第二章 先张法 ; 2.2 先张法施工工艺
2.2.1 预应力筋的铺放
台座表面在铺放预应力筋前应涂刷隔离剂,应选用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
2.2.2 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前,应对台座、横梁及各项张拉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操作。
2.2.2.1 张拉控制应力值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5-1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 2.2.2.2 预应力筋张拉力的计算
预应力筋张拉力P按下式计算:
P=(1+m)σcon Ap (K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