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机体对缺氧耐受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名称 缺氧及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实验目的】 1.复制小鼠乏氧性缺氧模型,观察温度、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2.复制小鼠血液性缺氧模型,观察还原剂对小鼠缺氧耐受性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小鼠、耗氧装置、剪刀、镊子、生理盐水、0.25%氯丙嗪、5%亚硝酸钠、1%美兰溶液、冰块、1ml注射器、钠石灰、滤纸 1.2方法 1.2.1 复制小鼠乏氧性缺氧模型,观察温度、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检查测耗氧装置,缺氧瓶内放入钠石灰一包,记录量筒内水的液平面刻度数。 取体重相近的小鼠两只 称重(W):21.4g、21.6g,测呼吸频率。 分组: 模型组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1/10g体重 → 放置室温中—10分钟,呼吸频率。 实验组1: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1/10g体重 →放到冰块沙布上—10分钟,呼吸频率。 将两只小鼠分别放入缺氧瓶内 →连接测耗氧装置→密闭后开始计算时间。 1.2.2 复制小鼠血液性缺氧模型,观察还原剂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取体重相近的小鼠两只,不用称重。 分组: 模型组2:腹腔注入 →5%亚硝酸钠0.2ml后→再注入生理盐水0.2ml。 实验组2:腹腔注入 →5%亚硝酸钠0.2ml后 →立即再向腹腔内注入 →1%美兰溶液0.2ml。 1.3实验观察 1.3.1 观察指标及项目(乏氧性缺氧模型): (1)记录小鼠存活时间(T min)(从密闭——死亡) (2)测定总耗氧量(A ml)(量筒内水的液平面下降刻度数) (3)计算总耗氧率 (R %)(R=A÷W÷T) (4)呼吸频率:实验前、冰块上、实验中-每5分钟测一次。 (5)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6)活动情况。 (7)解剖 取肺脏、肝脏,放置滤纸上,观察比较颜色变化。 1.3.2 观察指标(血液性缺氧模型)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T min)。(从注入5%亚硝酸钠——死亡) 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3) 活动情况。 (4) 解剖取肺脏、肝脏,放置滤纸上,观察比较颜色变化。 2.结果 模型组1 实验组1 模型组2 实验组2 实验前的呼吸频率/min 200 190 / / 体重(g) 21.4 21.6 / / 冰块上的呼吸频率/min / 108 / / 氧耗量(ml) 2 2 / / 实验中10min呼吸频率/min 174 108 / / 存活时间(min) 25 40 12 40min后处死 皮肤黏膜 尾巴苍白,青紫 尾巴苍白,青紫 尾巴苍白,青紫 尾巴比较正常 活动情况 处理后正常,20min时 不安,死前抽搐 处理后开始活动剧烈, 10min后安静,16min时不安,死前抽搐* 处理后活动减少,死后全身僵硬 处理后活动正常 肝 暗红 暗红 咖啡色 暗红 肺 / / 苍白 / 【讨论】 1. 氯丙嗪也叫冬眠灵,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从1950年代初氯丙嗪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开始,进入了精神药理学发展的黄金阶段。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皮质下的脑干、边缘系统及间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药物选择地作用于这些部位与药物控制各种症状有密切关系,氯丙嗪的R1侧链为脂肪胺侧链,故其有强力的镇静作用,能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及消除幻觉、妄想等症状,还有降低血压、降低体温及其基础代谢、抗肾上腺素、抗胆碱、抗组胺、镇吐、加强麻醉药和催眠药的作用。氯丙嗪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治疗精神分裂症,阻断组胺H1受体发挥其特异性的镇静作用,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由于其对脑内多种受体的阻断作用,如,α1受体、M1受体的作用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对黑质纹状体D2,受体的阻断可以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下丘脑垂体部位D2,受体阻断作用可产生催乳素水平升高、泌乳、体重增加、性功能减退等多种内分泌改变。【1】 2. 物理降温(冰袋、冰浴)时配合氯丙嗪应用可降低体温,故适用于低温麻醉。氯丙嗪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如哌替啶、异丙嗪合用,使病人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因此,能增强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并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人体处于这种状态(称为“人工冬眠”),有利于人体度过危险的缺氧、缺能阶段,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取时间。人工冬眠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病症的辅助治疗。【2】 3. 亚硝酸盐为工业盐,味咸,性状与食盐相似,易误食而中毒,误食后,亚硝酸盐吸收入血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Fe2+氧化成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能力,食用亚硝酸盐量达0.2~0.5 g时,即可产生中毒症状。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人体吸收后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