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ppt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刮目相待: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 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 或事物。常和“侧目而视”“另眼相看”混用。;第一节 记叙文 文体特征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 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 体。 记叙,就是对人物的所作所为、事件的来龙 去脉、景物观察和参观的过程等所作的叙说和交 代,也称作“叙述”,比如“下雨了”说的是天 气变化,这就是记叙;描写则是把写作对象的状 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比如“大雨哗 哗地下了起来,仿佛道道雨帘从天垂下,天地间 顿时连成白茫茫一片”,对下雨的情状作了具体 的刻画,这就是描写。 ; 通常情况下,记叙文要具备六个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因 内容的不同可以有所侧重: 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 迹为主,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 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写人 记叙文虽然离不开记事,但它记事主要是为了刻 画人物,不需要详细的过程。如《背影》《藤野 先生》等。 ; 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通过对事件 的总体或局部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生活,表现 一个深刻的主题。叙事记叙文虽然也离不开写 人,但它写人主要是为了交代事件,而不是为了 刻画人物。如《斑羚飞渡》《散步》等。 写景记叙文,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借以抒 情言志。要注意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深入地观 察,掌握它们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山水风景写得 有声有色,各具形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 ; 状物记叙文,以状写事物为主,要做到“肖 其形”“传其神”,就必须对所状之物进行细致 深切地观察,切实把握事物的特征。这类文章往 往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珍珠鸟》等。;写作路径 记叙文,我们从小学就写。作为参加高考的 选手,想凭借记叙文获得高分,非得下一番功夫、 有所超载不可。要想写好记叙文,非达成下面两 个目标不可: 第一,写人记事,应力求写出人物的性格和 事件的社会意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也就是说要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第二,抒发感情,表达感悟,应力求表现作 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也就是说要有思 想的高度。 ; 如何将一篇记叙文写得好看,使之拨动阅卷 者的心弦,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供爱好写记叙文 的学生借鉴。 1.写得深刻点 记叙文应力避肤浅。这就需要作者对一些事 情能够深入挖掘,从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我 们称之为“深化法”。能在平常的事情上寻出一 个不平常的方面,这是记叙文高手的本领。2005 年高考浙江一考生写自己养的一只鸟儿不幸死 亡,本来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该生却能极力挖 掘出背后的深意:“珍爱生命,珍惜自由”, “鸟如此,人亦如此;我本无意,却酿惨剧,这;也许是一生的忏悔……”作者将小生灵的离世写 得如此深沉,令人动容。这就是对平常素材的深 挖所致。此外,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给读者以 心灵的触动,同样也能把文章写得很深刻。 2.写得动情点 记叙文要力戒乏味,不能像一杯白开水。高 明的作者,常常会把平淡无奇、暗淡无光的故事 讲得极富魅力,使读者难以忘怀,甚至收获心灵 的震撼。为什么?就是因为作者善于捕捉动情 点,能够在文章中设计令人怦然心动之处,这也 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我们称之为“点睛法”。它 往往是文章的高潮,是突出主题、强化立意的最;有效的完美手段。它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细 节,它在文章中或起解谜的作用,揭示生活真 相;或起暴露作用,显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 凉。它是文章的眼睛,当一篇文章的眼睛出现在 你眼前的时候,你会不由得眼前一亮,继而会沉 思甚至流泪;在那一刻,文章的立意如破空而 来,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深深地烙在你的脑海 中,挥之不去。 ; 3.写得丰富点 记叙文应力避简单。为了表现一个人物,表 达一种思想,抒发一种情感,有时候需要运用多 个方面的素材才能完美演绎。这就需要考生对一 些问题能立体建构,多重演绎,掌握“复合”之 法。所谓“复合”,指对命题者提出的话题或问 题,考生能够在一篇记叙文中作出多重诠释。比 如以“见证”这个题目为例(2009年高考山东卷 试题),我们不妨将个人的“见证”与国家、人 类的“见证”结合起来考虑,将多个“见证”构 成和声,来表达情感。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文章 丰富、厚实,由“单声道”变成“立体声”。 ; 4.写得变化点 记叙文应力避单薄。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 能够由此及彼,插叙增容。这是一种穿插回放的 叙述手法,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闪回法”,指 人物触景生情,由眼下之事联想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