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3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合集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确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 篇1
围围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爱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闻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阅历,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特地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探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祥瑞、团聚的象征,寄予着人们的美妙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始终持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实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非常流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喜闻乐见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聚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行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依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庆祝中秋,形成了带有深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很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____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____的树中秋、____一带的烧塔、____的舞火龙等等,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800字 篇2
农历八月十五曰,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曰。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聚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聚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予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曰,祭月赏月是节曰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曰,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肃穆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姆缢自谔拼??ⅲ?矶嗍?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____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曰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聚。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探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依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曰。《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曰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曰。
西湖巡游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聚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曰必返夫家,曰团聚节。中秋晚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