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知讲解 摆是由摆绳和摆锤组成。 摆绳 摆锤 针对各组玩摆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新知讲解 提出问题应是通过实验能寻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可以是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如影响种子前发的因素有哪些? 温馨提示 新知讲解 摆不停地来回摆动,它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摆绳长短 ◆摆幅大小 ◆摆锤质量 提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 新知讲解 二、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①运用句式“摆的快慢与……有关,……越……,摆动越……”做出假设。 ②哪些因素可以改变,哪些因素不可改变。 ③结合教材提供的样例,设计自己实验方案。 温馨提示 新知讲解 设计方案(一) 改变 条件 10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吗?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摆 锤越重,摆得越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度、摆动幅 度、摆动时间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 材料工具:铁架台、细线、钩码、卷尺、 秒表、量角器 实验设计:把摆锤重量分别调节成 1倍 重量、2倍重量、3倍重量, 各做 3 次实验和测量 实验记录 我的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新知讲解 设计方案(二) 改变 条件 10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吗?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 长,摆得越慢。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摆动幅度 摆动时间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绳长度 材料工具:铁架台、细线、钩码、卷尺、 秒表、量角器 实验设计:把摆线长度分别调节成10 米 、20 厘米、30 厘米,各做 3 次实验和测量。 实验记录 我的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新知讲解 设计方案(三) 改变 条件 10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吗?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摆幅越 长,摆得越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摆绳长度 摆动时间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绳长度 材料工具:铁架台、细线、钩码、卷尺、 秒表、量角器 实验设计:把摆幅分别调节成5°、10°、 15°,各做 3次实验和测量。 实验记录 我的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新知讲解 温馨提示 摆绳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 真正的摆长是支架 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新知讲解 三、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合理分工:1人掌握摆锤,1人计时, 1人记录,1人数数; ◆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反复实验三次; ◆起摆幅度不能太大,如果摆锤触碰到 物体,实验就要重来; ◆规范操作,记录数据要真实有效,不 可更改实验数据。 新知讲解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首先,个人先独立思考,根据数据可 以得出结论。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并达成共识,准 备汇报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相互评价和质疑。 新知讲解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 摆绳短,摆动快; 摆绳长,摆动慢。 我的发现 新知讲解 五、回顾对摆的研究的科学探究过程 这一次探究的过程,有哪几个步骤,各个步骤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学到了什么。 想一想 教学课件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新知导入 你最喜欢的科学家是谁?他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新知导入 你知道科学家有哪些共同的素养吗? ①对世界充满好奇 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在村边一块巨石旁玩耍,他很好奇: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孤零零的巨石?它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 新知导入 ②不盲从权威 哥白尼通过观察和计算,对“地球中心说”大胆地提出 质疑,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新知导入 ③重视证据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后,一直未获得承认。他致力于完善证据,在去格陵兰做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新知导入 ④持之以恒 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没有一天中断。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宝贵资料成 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 新知导入 “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等科学素养普遍存在于科学家群体身上。我们能否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冷热与温度》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水受热以后》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水遇冷以后》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6《月球》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7《太阳》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9《庞大的“家族”》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10《养昆虫》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11《探究昆虫的奥秘》课件.pptx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12《用种子繁殖》课件.pptx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