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阅读答案解析原文及翻译.docVIP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阅读答案解析原文及翻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阅读答案解析原文及翻译 欧阳行周文集序 君 加以谦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於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公能 识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参考答案: 16.答案:A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文言实词。“多〞是称赞之意。 17.答案:C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文言虚词。两个“于〞都是“对于〞之意。 18.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本的理解。“乡人都不喜欢他〞理解错误,乡人都赞美他,“皆贺之〞。 19.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解析:断句时应初步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构造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再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破解难点。此题借助断句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利用文言的4字句式断开“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本段话有两处是可断可不断的。 20.答案: 〔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忧呢?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代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卑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解析: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第一句翻译时要抓住“奈何……欤〞这一反问句式。第二句要注意省略句的特点,翻译时补上主语“他〞宾语“人才〞。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乡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一起玩,经常单独行动。10来岁时,对村里没什么爱好;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美景之处,内心里感到很快乐,常常拿着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时很晚了还留在那里,不能放下,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欢赞美美妙的事物吧。还没认识几个字,跟着别人词句,假设有一句话符合他的心意,整天快乐,一直边走边吟诵,不知道会走到那里。父母并不理解他的志向。常对人说,这孩子不懂事,将来恐怕要沦落为饿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还是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这是你家的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忧呢?从此之后,每天只是读书,叹服圣人的教导,仰慕孝悌感化,追求礼节和忠孝,只怕自己比不上。提笔写文章,语言秀丽,思维活泼,都是别人不曾写过的,认为为君之道很简单,从此在乡间出名。建中、贞元期间,人的文章很知名,整个福建没有人能超越他。 当时,原来的承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有文章出名远近,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怕找不到。欧阳君到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宴请,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理解他,一天天加深。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网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经常在一起的,有韩愈,李观等。等到欧阳君和数百出色人物死后,人们到如今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现成的,才华不曾困泛。他精通理,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真切,表达详备:应该是当代文章的典范。他死之后,没有人能继承。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还是远亲。所以他编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写的,如?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如?与郑居方书?,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家之门认识了他。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从南安到福州,给我欧阳君很多文章和诗作,恳求我写序言。我容许了他,可是迟迟没写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手下去找他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澥。不能让他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也完成他子孙的愿望。

文档评论(0)

卢卡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