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z.
运河商都 窑湾古镇
京杭大运河横亘南北五省,在与**省第四大淡水湖骆马湖交汇处,大运河自北向东拐了一个弯。在这个湾子里,有一座千年古镇,这就是窑湾古镇。当地人善于利用特有的淤泥烧制黑陶,制作陶缸、陶罐盆等生活器皿,在这个湾子里,分布着方圆达20余里的窑群,这就是窑湾地名的由来。
公元618年,唐朝在窑湾以北处设隅头镇〔位于邳州、海州交界处,为海州之隅,邳州之头〕。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隅头镇损毁,南迁成为窑湾镇。
窑湾在东周时期为钟吾国辖地,唐初建镇后隶属宿迁县,现属**新沂市。古镇位于古海州与邳州交界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一水相连,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和鸡鸣听三县〞之描述。
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明、清漕运和海运鼎盛时期,扼南北水路之要津,是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各地的货物依托窑湾码头实现南北流通,有的还远销南洋、、日本等地,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 水运的兴盛带动了商业的繁荣,清末民初的鼎盛时期,古镇设有8省会馆和10省商业代办处。著名的有**会馆、**会馆、苏镇扬会馆、**会馆等。美国、英国、法国商人以及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德国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镇上设有大清邮局,钱庄、当铺、商铺、工厂、作坊等达360余家。水运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兴旺,使窑湾古镇又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之称。
窑湾古建筑群表达出明清时期的南北交融风格。**会馆和**会馆庄重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标准模式。、**会馆在南方园林布局构造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华丽豪华,生动活泼。**人住房布局构造严谨,呈现**古建筑特色——天井院〞;**住宅仿南方园林式建筑,整体砖木构造,青砖小瓦,院落宽大,吴家大院有四进院落,是古镇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宅院;、、苏镇扬人住宅多注重室内装饰,多悬挂家乡名人字画。此外还有大户人家所建四合院构造、欧州宫殿式小洋楼,天主教堂则为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在战争期间受到一定损毁,但到上世纪80年代,仍有834间得到较好保存。
窑湾历史上又是军事重镇,韩信点将台、楚王城楼、关羽马槽等遗迹见证了窑湾的古代战史。军事建筑也是窑湾古镇的特色建筑,古镇建有城墙、城门,设有军事哨楼18座,过街哨楼7座,护城河上建有吊桥,四面城墙设八处炮台,到处是高墙深巷,外地生人白天入街都会迷路。清道光年间,窑湾人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还建造了砖石构造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防犯太平天国军队进攻。
窑湾古镇古建筑遗产是运河文化的象征,在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街区规划为一个中心区,二条放射状古街道。建筑特点既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也不同于江南的小桥流水,表达出街曲巷幽、宅深院大、过街楼碉堡式等特色。窑湾古镇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风光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织,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窑湾历史上人文荟萃,岳飞、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曾在窑湾留下足迹。窑湾名人辈出,与史可法一起在**奋战的明朝名将高佐将军、清朝震远将军马从凯、武举人臧纡青、1945年8月15日,在**代表中国人民承受驻台日军投降书的陈宜鼎将军都是窑湾人。窑湾成就了一批有影响的富商、名人,他们走出窑湾后,使窑湾文化广为传播,、、**等地都建有窑湾街〞。西北军爱国将军*华棠驻军窑湾三年,纪律严明,兵不扰民;建立华棠小学,亲自授课,鼓舞学生爱国热情;修建五四〞 公园和体育场,热心公益事业;在城河上建造石桥三座,命名为:戒赌桥、戒烟桥、戒色桥,合称三戒桥〞,疏通古镇交通,针砭时弊恶行,给窑湾民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桥村〞、华棠路〞华棠巷〞等地名均为纪念*华棠在窑湾所建功业。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窑湾长期设有秘密联络站,抗日军民与窑湾日军屡次浴血奋战。淮海战役首战窑湾,全歼敌63军1万余人,也为窑湾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窑湾出土的清代圣旨石碑石刻、壁画字画、刺绣瓷器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存留下来的古商会馆、古庙、古桥、古槐等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孕育了窑湾古镇的骆马湖,总面积45万亩,在新沂市境内水域面积18.24万亩,滩地1.76万亩,湖岛69个,滩地植被丰富,芦荻丛生。湖面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独特,湖产丰富,所产湖蟹、青虾、银鱼等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