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衰患者植入装置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 耕
植入装置感染面面观
美国起搏器和ICD感染发病率趋势
2004年 1.53%
2011年 2.41%
植入装置感染发病率
JACC 2004 JACC 2011
植入装置感染率与 ICD/CRT植入量
美国ICD/CRT-D植入量的快速增长,伴随感染率的显著升高,感染率的增速超过CIED同期植入量增速。
植入装置感染四大高危人群:心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呼吸衰竭。
植入装置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相关因素
心衰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
长时间口服抗凝剂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高龄/消瘦/低蛋白
术前24H发热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PACE 2012
植入装置感染的危险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CRT/ICD等复杂植入装置
植入装置置换/升级
过长手术时间
植入经验和植入中心植入量
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预防
术后囊袋血肿和囊袋溃破
其他:临时起搏/急诊手术
囊袋制作: 皮下/肌间,置换/升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Infections of Implanted Pacemakers and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Circulation 2007
Device-Related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Pacemakers and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Risk Factors,.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10
植入装置囊袋血肿和囊袋溃破
囊袋血肿 发生率 5%
择期PCI和装置植入哪个先进行?
植入装置围植入期抗凝药替换/停用和重新服用时间?
囊袋血肿处理策略
囊袋溃破
复杂植入装置
植入装置升级/置换
皮下囊袋
植入装置的体积和外形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Infections of Implanted Pacemakers and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Circulation 2007
Device-Related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Pacemakers and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Risk Factors,.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10
心衰患者植入装置感染的风险
心衰与CRT/ICD等复杂植入装置
缺血/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房颤的抗凝与囊袋血肿
心衰全身情况:高龄/消瘦/低蛋白/呼吸衰竭/肾功能
植入装置 置换/升级
手术操作长/左室导线/囊袋制作(皮下)
心衰患者是植入装置感染的高危人群
Device-Related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Pacemakers and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10
植入装置感染的预防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选择合适的植入装置
更多选择易拔除电极导线
主动固定
单Coil除颤导线
植入装置的形状与囊袋压力
术中使用抗生素封套/贴膜( antibacterial envelope)
术后囊袋血肿的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时机
2010 AHA
CIED感染的管理指南
植入装置形状与囊袋皮肤压力
①
②
③
④
囊袋皮肤压力分布图
未来植入装置形状发展方向
Flo, Daniel. CRT-D IS1/DF4 Device Shape Analysis. April 2012. Medtronic
Data on File.
术中使用抗生素封套(antibacterial envelope)
术中使用无菌贴膜预防感染
囊袋血肿的管理
发生率:5%(需再次手术者 0.5%)
原因
出血疾病或倾向、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止血不彻底、静脉压高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有波动感、局部抽出不凝血液。
预防
术前检查凝血功能(INR1.5)、围手术期避免使用抗凝药物、术中止血彻底,预测血肿形成可能性大的患者术中放置引流条(但增加感染的危险,24小时内拔除),创面使用凝血酶,加压包扎。
处理
改善凝血、停用抗凝药物、血肿抽吸(但增加感染的危险)必要时打开切口清除血肿并引流,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互联互通测材料_中心医院.pdf VIP
- 个人简历模板 简洁.doc VIP
- 精选60套教学说课PPT模板送给你.pptx VIP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知情同意书.pdf VIP
- 大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组织设计.doc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分类汇编:新情境新定义(原卷版).pdf VIP
- 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与评价报告指南、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pdf VIP
- 3D3S非线性手册_原创精品文档.pdf VIP
- 6.2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与反思)-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VIP
- 2025年油田抽油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文档评论(0)